公开课反思 公开课反思总结

公开课反思 公开课反思总结

公开课反思1

内容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与其它学科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多媒体传统教育教学手段

上学期,我也有幸参加全学区教学交流活动,我也做了一节课数学课,五年级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备课,制作课件,熬了几夜终于完成了,上课时,由于奔走于黑板与计算机之间,特别课件制作上长方体的六个表面的在大屏幕的展示,不是那么的清楚,特别求各个面的面积由于学生对于长方体的长、宽、高不是一目了然,一时也反映不过来,我只好反复地讲,学生觉得烦躁,结果我讲的嘴干舌燥,学生糊里糊涂,后来学生对我说:“老师,你今天的课没有以前的的精彩”这一节失败的课引起我反思。

一、重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忽视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虽然电脑辅助教学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媒体手段和教学方式已经过时或无效,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仍然必不可少。恰当地使用现代媒体,能促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产生积极影响。

如果本节课让每一个小组拿一个长方体,长方体在实际生活应用很多,药盒、纸箱等等,在小组里讨论能解决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讨论,交流,很快的本节课的教学的教学重点被解决了。虽然信息技术对于数学教学实践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但我们又要注意它的工具本质,它只是服务于教学的一种直观手段,切不可喧宾夺主、生搬硬套,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因而代替教具、学具、磁带、投影等教学手段,它们既有本身的优势,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都不是万能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例如,几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课前可让学生收集身边的立体或平面图形,课中让学生通过实物的摸、看、观察来感知;复习课中的整理和复习,可让学生自主整理。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它,又不能完全依赖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及教材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其各自独特的作用,扬长补短,适当选择,不可为新而新。

二、机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更加被动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有利于个别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某些教师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也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时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更有趣的是,曾经由于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电脑便自说自话,教师顿时手忙脚乱,学生哄笑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公开课反思2

本学期组里的第一堂公开课由我承担,经过之前在组里的说课之后,我师父袁坚利老师对我的说课进行了现场点评,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组里的其他几位同事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不同观点,为我公开课开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课的构思:

1、小学体育课的内容基本围绕投掷、跳跃、技巧、跑等方面展开,然而体育游戏又是小学体育课上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游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感受道德教育,加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因此,体育游戏的组织形式是非常普遍而实用的。

2、体育器材如果能得到充分利用,会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大大提高。体育器材的玩法很多,除了普通的玩法外,还可以开发出其他更为新颖的运动方法,或者是利用生活中的.其他物品也可以作为运动的器材。

借于这两点想法,我便开设了这样一堂关于呼啦圈的体育游戏课。呼啦圈是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器材,也是学校体育中经常用到的,它的作用主要用于腰部的锻炼,起到减肥,增加腰腹部肌肉力量的功能。呼啦圈的运动主要是”腰间旋转”,也可以利用它来”跳”、”套”、”钻”、”拼”等活动。跳是利用呼啦圈像绳子一样进行跳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跳跃能力与协调性,或者是把多个呼啦圈拼在一起摆在地上,学生在呼啦圈中间一次跳过去。套是把呼啦圈当做器材,套中目标物的玩法,锻炼学生的准确能力。钻是让学生从呼啦圈里钻过去,可以两人一组进行配合,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感。拼是让学生多人一组,把多个呼啦圈拼成学生自己想想的图形,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设计一个比赛,比赛内容就由”钻”、”转”、”跳”、”套”的运动形式组成,既锻炼学生的各项素质,也巩固学生所学的关于呼啦圈的玩法。

课前试讲有感:在星期五公开课前,我进行了一起试讲,发现了很多问题,很多我没有想到的细节出现了,但也有很多我比较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反而收到的情况很好。

1、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本以为学生会没有兴趣,实际上学生之前没有很深入的接触过呼啦圈,也没有看见过像”跳”、”钻”、”套”等玩法,因此,在看到老师的示范后,积极性很高,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学习欲望。

2、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本以为呼啦圈的腰间旋转运动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不难,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又没有经常玩过呼啦圈,估计没有几个学生能学会腰间旋转的玩法,因为这需要一定的协调性与悟性,才会学会。但实际情况非常好,很多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进过几次练习一下就学会了,不能说玩的很溜,但至少进步很大。

3、正由于学生的高兴致,导致课堂纪律没有很好的控制,学生高兴的跳起来,也不顾你老师的讲解,自顾自的玩的很开心,这是意料之外的。

4、在”跳”这项运动上,本以为应该比较简单,或者通过教学应该能掌握,结果出现的问题是呼啦圈太大,学生转过来就碰到前面的地上,学生根本没法跳进去,还有的学生没有认真观察,不知道该怎么准备。

5、在进行呼啦圈玩法教学时,对学生的队伍调动太多,时间也浪费。

6、在比赛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比如说学生接力不知道用那只手拍掌,没有按照路线跑回来等等。

公开课反思3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知道了作者路甬祥。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我在这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

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发现与发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习实践本身。有人认为:科普性的文章一般对朗读指导不必过分要求……我并不同意。教学中,首先,通过“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的提出,为学生的朗读找到了情感基点。抓住文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四五自然段等重点句段进行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诸如“你从他的读中听到了什么?”都是对自主阅读、个性化朗读的诠释。教学中教师一再强调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感情,既是对阅读的引导,也是对朗读训练的指导。

语言训练的扎实。在教学中,我从文本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有拓展性的、有运用表达型的、有想象发挥的。如对“发明”、“发现”的学习品悟,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忽略了课后问题。课后题提出:“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本应该在重点感悟词句的基础上,把握住文章的整体。

总之,只有认真的及时的总结每个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用高层次和高水平来思考,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教学,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公开课反思4

对于公开课,大部分人倾向于从教学活动形式或目的来判断是否属于公开课。有学者指出判断幼儿园公开课应该综合三个方面:是否有他人在场;是否以观察与评估为目的,是否是正式组织的教学活动。按照这三点来辨别,则观摩课和园内研讨活动也是公开课。

公开课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指导与示范、教研,教学是基本,教学产生教研,二者又相互促进。公开课除教学教研的作用外,还承载着一些功能。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实践与研讨;促进幼儿发展;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其中包含着选拔与考评的功能,也包含于教师发展中。

裴娣娜指出,公开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开设公开课的目的和对象都很明确,即请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为高师院校学生作学科教学的示范课,属于职前培训的性质。当然幼儿园公开课本应也是培训青年教师,开展研讨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幼儿发展,但是当前幼儿园公开课面临的问题却不容乐观。

一、幼儿园公开课

异化现象分析

越来越多的人在开展幼儿园公开课的同时也开始积极反思公开课的问题,并且指出公开课已经违背了其主旨,偏离了其主要正向功能的轨道,被异化了。幼儿园公开课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参与的人从形式和评议等方面使得它的价值取向逐渐发生偏离。

1.教学内容上刻意追求学科领域整合

纲要中指出各领域内容要相互渗透,有机联系,注重综合性。幼儿园各领域的综合、渗透最佳方式是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但是在幼儿园公开课中我们也经常见到学科领域整合的教学。有整体观念很好,但是如果刻意追求,并没有真正融合,让人看起来,就只是一堂散乱,没有重点,花样繁杂的教学活动。并且为了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就很会延长时间,本来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有限,如果教学时间超过幼儿注意力时间,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加重幼儿负担。

2.教学形式的异化

(1)“示范”、“展示”课的异化

公开课本来一方面是要促进上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提供观摩、研讨的机会。但是在公开课中我们只看到教师的“完美”教学,教学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教学过分“打磨”,孩子也许早已失去兴趣,只是成为教师的道具,而教师的表现有作秀之嫌。在公开课中,基本都会用到多媒体,多媒体是辅助工具,运用好了能为教学增色,但是常常能看到幼儿园教师用多媒体只是形式,并没有真正结合教学内容或自己的教学风格,多媒体有时就只是一个表演的背景,却显得很突兀。

(2)表扬幼儿形式化

在常规课中,一些幼儿的表现不一定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并且表扬的频率也没有在公开课中大。在公开课中我们随时都能听到.“你真棒”之类的表扬声。虽然新课程改革后要求培养幼儿园的自信心,不能随意否定,但是这种“随口”的肯定,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没有新的帮助。因为这种评价过于模糊,过于笼统,不能让幼儿明确自己是哪里做的好,事实上此时幼儿并没有获得确切,具体的信息,以加强幼儿某方面的优势发展,而只是让幼儿“高兴”,久而久之就会要么使得幼儿认为这种表扬太过于廉价,失去一个发展的外在动力,要么就会滋生骄傲的情绪。

3.教学评议的异化

幼儿园公开课应该既重教学,又重研讨,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幼儿,研讨的终极目标也是幼儿。但是在教学评议时,教师个人的自我评价,他人的评议都没有用正确的理论、思想来观摩、分析、反思公开课。

“因为公开课上得成功不成功,涉及到对一个教师的评价,所以,许多非客观因素、非科学因素就必然地渗入到公开课中,尤其是公开课的评课环节当中。也就是说,公开课评价不能过份强调教学方式和手段,公开课更应成为当时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的实验场。”

上课教师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往往觉得整堂课只要顺利按照教学准备上完就算是一堂成功了。虽然作为公开课就含有“优秀”的成分,但是顺利不代表优秀,而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引导孩子解决他们的问题,把孩子需要和应该具有的知识传达给他们,这种传达的过程是生命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本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我们想要祛除这种影响都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他人对教师的评价,往往空而泛。例如,“教学目标明确”、“教态好”等等笼统含糊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没有针对性,没有达到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这样反而使教研后续不足。

4.公开课中存在教育公平问题

“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但在公开课中却存在不公平现象。有的老师指出,为了上好公开课会把平时平时捣蛋不听话的孩子剔除。最常见的是在公开课中,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或是平时表现好的孩子。那些所谓表现不好的孩子完全被忽视。这样的公开课没有把孩子放在中心,已经丢弃了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对幼儿园公开课的反思

幼儿园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已经阻碍了公开课正向功能的发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

1.追求功利化

幼儿园和教师在考虑公开课时也许更多出发点不在于教学相长,而在与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与利益。

2.价值取向的偏差

教学包括教和学,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幼儿园的所有一切作为都应是以促进幼儿健康而全面发展为目的。公开课也应该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公开的目的不应仅是教师的教学,还应有幼儿所呈现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孩子的发展,所以公开课如果只是围绕教师进行,而忽视幼儿,把幼儿当做配合教师的道具是本末倒置的。

5.教育理论掌握不够深入

在幼儿园公开课中究竟是要反映什么教育理念,什么教育思想,有什么新的教学方法产生,在公开课进程中有什么教育契机可以值得我们研究,等等问题,教师和听课人员都没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公开课就只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幼儿园公开课常态化的重构

1.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幼儿为本,防止教育不公平现象

教育不仅是要有效率、效益,还要有生命,教育应该是生命在场的互动,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在公开课的舞台上教师应该是导演或只是幼儿的配角,而不是主角。为了孩子的发展要求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每一个孩子成长,教师要公平对待,给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不把公开课功利化,把公开课当成研究课,就不会回避问题,而是直面问题,进行问题分析,进而解决问题。应该始终坚持教学相长这句话。

2.加强幼儿教师教育机智素养修养

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有“哲学智慧”的孩子,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学习多方面知识,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时才不至于为不“尴尬”高控制幼儿,或不让幼儿提问。教育机智是要在丰富的知识及教育经验中形成的。我们不能苛求幼儿教师什么都会,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教育机智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始终怀着这样的信念:不要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教育家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而这种个人魅力来源于教育实践的丰富经验,善于处理问题的机智。拥有教育机智的教师,上公开课前就会对上课内容了然,不断“打磨”的是自己,而不是“磨”上课对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为了一堂好课,我准备了一辈子。”我们应该秉承这样一种专业精神。

3.完善评价标准

“公开课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也是其人格魅力的展示舞台;公开课既是切磋研究、生发集体智慧的机会,也是合作分享、打造团队精神的空间;公开课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照,也应是对学生作为‘人’的关怀过程。”对幼儿园公开课的评价不要只看到教师的发展,还要看到幼儿在其中的展示,教学的目的是否达到。并且要细化评价标准,不能只是笼统、模糊的评论。多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交流,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注重教学有效性

“教师的教学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幼儿实际,在融入幼儿经验的教学中幼儿的参与性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公开课异化,只流于教学形式,忽视了幼儿,忽视教学的目的。事实上重复出现的教学材料或教学情境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幼儿参与度就不高,教学就达不到本身的目的。我们有时只为追求公开课的“完美无缺”而费事费力的打磨了一堂公开课,但实际上,只要是教学中幼儿有收获,生命对生命发生了影响的,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并且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没有完美的教学,只有不断改善,反思的教学,只有认识到了自己不足之处,我们才能进步,认识到别人的不足才能借鉴经验。我们应该回归公开课的本色。公开课虽然在于示范引领,但是它也应该是真实而富有魅力的,它不能作假作秀,它所要展示的是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所以幼儿园公开课应以幼儿为中心,注意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认识到了幼儿园公开课的作用及其问题,但是只有让公开课发挥其正向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功用,体现其价值。

公开课反思5

幼儿又一次进入了建构区,有的幼儿先看了设计图,然后再选择了积木尝试拼搭。而有的幼儿是先尝试自己拼搭,没有参考设计图,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尝试。

一位幼儿先选择了两块长方形的积木做了柱子,他一边很认真的在搭建,一边仔细的看着设计图纸,还说着:“再拿个长的。”于是,搭了两层后,他选择了一块三角形的积木作为屋顶。不一会儿,他按照设计图纸搭建了三幢房子,基本上是以组合、排列的方式搭建的。而其他幼儿仍然是自己管着自己搭建,幼儿分别都搭建出了设计图上的造型,而有的幼儿搭建的房子基本上是一层楼高的房屋,以三角形为屋顶,是我上一次区角交流时搭建的方式。

我暗示幼儿:“怎么样能把你们的房子连起来呢?房子和房子之间还有什么呢?”有的说:“有路的”;有的说:“还有树”。这时,我追问:“请你们再选一种积木来铺路,把你们造的房子都合起来,像我们家的小区一样。”幼儿很快就动手了,分别找了圆形插塑的积木作为马路,而有的幼儿则是选择了块圆形的塑料积木作为树。很快,孩子们的兴趣又开始很高涨,区域内的建筑物也没有原先的那么独立、凌乱。

我的思考:

通过环境上的调整后,我发现幼儿对建构的兴趣又开始膨胀了。他们渐渐的关注到了屏风上的设计图,也能完成设计图上的内容。但是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这些设计图上的内容过于的简单,他们一会儿就完成了,但是能力较弱的幼儿仍然只是停留在原地。于是,幼儿现有的建构经验以及材料的层次性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

1、区域环境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拼搭好的作品的照片供幼儿参考。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可以先看着这些拼搭好的实物图进行拼搭。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的照片。比如:超市、幼儿园、滑滑梯、医院、我们生活的小区等。这些照片在提供前,事先通过谈话活动、实地参观等方式,先带孩子去认识了这些建筑,然后再投放进区域活动中,也随着孩子建构经验的丰富不断的做调整。

2、材料的调整:增加了一些废旧材料,如:各种空的易拉罐、卷筒纸芯瓶子、椰奶罐、大纸盒等。这些材料都来自幼儿与家长们共同收集的,也有部分材料是孩子经常在家中玩的建构材料。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拼搭”的经验,因而有选择的将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同时也不断的更新。

3、幼儿经验的积累:带领幼儿参观中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子,参观他们的建构角。以及带领孩子参观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如:我们的幼儿园,欣赏、讨论幼儿园的房子,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经验。

公开课反思6

本学期,学校组织举行了各教研组公开课,人人出示了一节课,通过此次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经过两周的听课、评课,我们数学组认真进行了研讨学习和总结,我们收获颇多,感悟颇多,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1、课堂形式有了很大转变如:姜绪斌老师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讲练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张小娜老师课重在引导孩子自主探究与学习,让学生在尝试中解决问题、自我矫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李胜老师课堂形式多样,通过角色扮演,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疲劳,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丁胜安老师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时间意识强,目标达成率高。葛春晖老师教学设计精,结构巧,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到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沙小方老师的课导语生动,点拨巧妙,设计有节奏感,环节层次分明,问题引人入胜。王振宇老师的课教材处理合理,根据教材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合理,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3、杨鹏老师的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我想到,学生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潜力,只是平时缺乏伯乐,缺乏挖掘。”把课堂还给孩子”,这决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只要老师组织得当,引导得法,孩子之中的一些奇思妙想会令我们惊喜无比,心花怒放的。张月兰老师基本功扎实,示范到位。给人印象十分深刻。

4、多媒体制作更加实用、美观。让人清晰易懂,一目了然。我讲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老师点拨到位、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得到更多的课本得不到的知识,从而把许多数学知识奥秘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王发宝老师的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知识结构梳理方法,让人一目了然。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存在的问题或建议

1、课堂上要尽量扩大参与面,想方设法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屏幕上的字体、颜色尽量醒目和突出。

3、课堂竞赛方式更要突出效果和兴趣兼并。

4、提出问题时,不要急于说出答案,留给学生思考、表达的时间。学生会回答问题时,可鼓励其大声、自信的说出自己的答案。

5、有的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有的板书太乱;还有的讲多练少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努力的方向

1、有强烈的学习自驱力

其实,仅有名师的带动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一个人自身要有强烈的学习自驱力,只有个人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师的经验才可能被批判地吸收。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能尽快加入名师的行列。学,然后知不足。比如,葛春晖老师为了讲好学校的公开课,她反复试讲,不断切磋,不仅在自己的班级试讲,还在别的班级试讲,并且邀请有经验的老师为她出谋划策和点评,然后不断地完善,力求使自己的课讲的尽善尽美。她这种虚心学习的精神和积极探索的劲头值得每一个老师学习。

2、对课堂的要求

教师做到”三少”:少说,少记,少写学生做到”三多”:多说,多动,多查。

“多说”就是要尽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动”就是多让学生表演、辩论,展示等,”多查”就是要让学生养成查阅资料、工具书等的好习惯。

3、对于评课的要求:

评课时,我们不要只看教师的设计和讲解,更要看学生参与了多少课堂活动。将评课的视角由评教师的讲课转移到评学生的活动上来。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真正做到精讲,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点老师可以一带而过,在综合探究环节可以用时多一些。课堂活动多一些,练习再多一点,落实要到位。还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愿我们每一个教师积极参与,勇于暴露自己的缺陷,在大家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公开课反思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反馈。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