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1、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天气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即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天气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③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

: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长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自转所围绕的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叫做北极,另一端叫做南极.北极是世界上最北点,站在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形成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4、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习惯上,人们根据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西经21°位于西半球,东经161°位于西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

5、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地球上最在的纬线圈是赤道.

6、低纬度是0°至30°,中纬度为30°至60°,高纬度为60°至90°.

7、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8、北纬23°26′的纬线,叫北回归线。它是北半球接受阳光直射最北的界线,北回归线在五带中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9、南纬23°26′的纬线,叫南回归线,它是南半球接受阳光直射最南的界线,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可直射一次,在五带中,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发界线。

10、北纬66°34′度的纬线,叫做北极圈,它是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也是五带中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1、南纬66°34′的纬线,叫南极圈,它是南半球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最北界线,在五带中,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2、第年12月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23°26′纬线,这一天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3、地球上昼夜的更替现象主要是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

14、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15、常见的五种地形是指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一般用褐色或黄色表示,

18、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19、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20、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2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2、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23、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24、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25、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26、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中国地理

1、我国领土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最南端在海南省,南北直线距离约为5500千米,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最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西直线距离约为5000千米.

2、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跨度大,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

3、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地处亚洲的东部,在太平洋的西岸.由北而南,环绕我国大陆边缘的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陆疆长2.2公里,与我国大陆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面有朝鲜,北面有俄罗斯,蒙古,西北面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南面有老挝,越南接界,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面是韩国,日本,东南面和南面是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5、我国的海岸线很长,有1.8万多千米,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和崇明岛.

6、我国现在的行政区,基本上划分为省,县,和乡三级,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7、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南部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个省区.

8、我们伟大祖国有12.95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分布都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纬线

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2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大洲

1、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

2、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3、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4、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3初中重点知识精粹总结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1、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2、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3、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4、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长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自转所围绕的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叫做北极,另一端叫做南极。北极是世界上最北点,站在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形成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4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习惯上,人们根据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西经21°位于西半球,东经161°位于西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

5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地球上最在的纬线圈是赤道。

6低纬度是0°至30°,中纬度为30°至60°,高纬度为60°至90°。

7,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8,北纬23°26′的纬线,叫北回归线,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它是北半球接受阳光直射最北的界线,北回归线在五带中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9,南纬23°26′的纬线,叫南回归线,它是南半球接受阳光直射最南的界线,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可直射一次,在五带中,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发界线。

10,北纬66°34′度的纬线,叫做北极圈,它是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也是五带中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1,南纬66°34′的纬线,叫南极圈,它是南半球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最北界线,在五带中,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2,第年12月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23°26′纬线,这一天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3,地球上昼夜的`更替现象主要是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

14,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15,常见的五种地形是指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一般用褐色或黄色表示,

18、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19、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20、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21、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2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23、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24、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25、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26、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4

初中地理知识点有哪些

(一)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

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

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有哪些

1、地理素养的总构成要素。

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2、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

地理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地理素养的整体结构。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

3、地理素养构成的职能。

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地理素养构成要素论其重要性并不处于同一层面之中,它们在构筑地理素养过程中的职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4、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它蕴涵有区域比较、区域综合与分析、观察、野外实践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

初中地理试题之填空题

澳大利亚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比整个西欧大一半。

一、填空题(10%)

1、北美指的是北美洲___________地区,它的南界是美国与___________之间的国界。

2、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___________,其中的___________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3、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之间的一段狭长陆地称为___________,为了开辟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便捷航线,人们开凿了___________运河。

4、墨西哥的首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___,阿根廷的首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进入世界特大城市之列。

5、日界线是一条以___________经线为基础的___________。

6、澳大利亚大陆地势起伏不平,东部是___________山地,西部是低短的高原,中部地势平缓,是著名的___________。

7、世界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8、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_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高原。

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一般的规律是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逐渐降低。

10、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___________洲及___________洲。

总结: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

初中地理知识点之陆地和海洋

【—之陆地和海洋】下面是对陆地和海洋内容的知识总结学习,希望可以提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通过上面对陆地和海洋知识的内容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日本重要城市简介(1)

日本是个岛国,面积不大,领土不多,人口也不多。

东京:首都。位于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的西北岸。人口840万,包括郊区人口为1189万多,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印刷、橡胶制品、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最发达。对外贸易多经横滨。(没什么好说的,人太多了。留下心里阴影了,呵呵)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64万。为大阪工业区的核心,以机器、化学工业为主,造船、石油化学工业也很发达。附近有卫星城10余座。(料理一级棒,口水ING~~~)

名古屋:人口209万。工业发达,年产值仅次于东京和大阪。毛纺织和陶瓷工业居全国首位。横滨:人口277万。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东京的外港。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1/4.(YUMEKO留学的地方,怀念ING)

京都:人口148万。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游览和工业城市。以出产丝织品、艺术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艺品著名。著名的旅游胜地,体现最传统的日本风情。(去过两次,可还是想去,没办法,中毒了,呵呵。况且还有PP的艺妓JJ呢~~~)

神户:人口136万。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3/10.工业以造船为主。(没去过,只吃过一次神户牛肉的XABUXABU,美味啊)

北九州:人口106万。扼下关海峡,由门司、八幡、小仓、若松、户(火田)等市镇合并而成,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业区和交通中心,门司有海底隧道(长3490米)与对岸下关相通。(感觉那儿的人比东京人好相处些,民风淳朴啊,呵呵)

横须贺:人口42万。位于东京湾西南岸的三浦半岛,扼东京湾口。工业以船舰制造为主,还有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没去过,有去过的人介绍一下哈)

总结: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经济,文化,政治,最繁荣的地方,也是人口聚集最集中的地方。

世界地理试题之大洲

全球按照海陆分布格局,按照大陆和周围岛屿合称一个大洲的标准,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等七个大洲。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

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

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

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

3.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

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

总结:大洲的地质特点非常特殊初中地理。但都与地球板块运动紧密联系。七大洲成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之长江流域暴雨时间

长江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降水超过一半被蒸发,因此,蒸发量是长江流域水量平衡的重要要素之一。

暴雨的时间分布

【暴雨开始月及结束月】流域东南部2~3月就开始有暴雨发生。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及乌江流域4月才开始出现暴雨。金沙江5月才有暴雨。长江上游和中游北岸暴雨大多在9~10月结束,而中下游南岸暴雨大多在11月结束,个别地区在12月结束。流域大部分地区暴雨发生在4~10月。

【暴雨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暴雨出现最多月,在长江中下游南岸、金沙江巧家至永兴一带和乌江流域为6月,6月暴雨日约占全年暴雨日的30%。长江中下游北岸、汉江石泉、澧水大坪、嘉陵江昭化、峨眉山等地以7月暴雨最多,占全年的30%~50%。沱江李家湾、岷江汉王场及云南昆明一带8月暴雨最多,其次是7月,七八两月暴雨占全年的80%左右。长江上游雅砻江的冕宁、渠江的铁溪、三峡地区的巫溪及长江三角洲一带以9月暴雨最多,占全年的25%~30%。

暴雨的年际变化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得多,如大别山多暴雨区的田桥平均年暴雨日数为6.6天,1969年暴雨日多达17天,而1965年却只有1天;年暴雨日较少的雅砻江冕宁平均年暴雨日为2.5天,1975年暴雨日多达10天,而1969、1973、1974三年却没有暴雨。

暴雨的落区和强度直接影响到长江干支流悬移质输沙量的多寡。长江上游烈度产沙区(输沙模数≥2000t/km’2·年)的平均年暴雨日数为1天左右,年降水量600~1000mm,当强产沙区暴雨日数及强度比正常偏多偏强时,长江上游干流的年输沙量就偏多,成为大沙年份,相反则为小沙年份。

【最大24小时点雨量地区分布】最大24小时点雨量自江源地区的30余mm向南递增至金沙江中下游的200余mm。流域其他广大地区最大24小时点雨量,大多在250~400mm。

【最大24小时点雨量时间分布】经对所选467个站最大24小时点雨量出现时间的统计,最大24小时点雨量出现在4~10月,更集中在6~8月,出现在6~8月的有381站,占总数的81.6%,其中以7月最多,占38.1%。量级以8月的最大,600mm以上的24小时点雨量均出现在8月。出现在9~10月的最大24小时点降水站点数占总数的11.6%,主要分布在华西秋雨区和长江三角洲,量级在200~400mm间。

总结:常以各站最大最小年降水量极值比和变差系数Cv值来反映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浙江水资源

沿海的宁波、上海与舟山群岛之间每天都有多班客轮往返,形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海上客运“金三角”。

水资源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七山一水两分田”是浙江地形的概貌。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海岸线(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运河(浙江段)、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8条主要河流,钱塘江为第一大河,上述8条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运河外,其余均独流入海。

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是我国降水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600立方米。

总结:浙江人民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史传大禹治水”大会诸候于会稽”,丽水通济堰、鄞县它山堰、钱塘江明清古海塘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流传至今。

世界地理试题之北纬52.5度剖面图

通常是指陆地河流,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河流一般是在高山地方作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般的终点。

读下面沿北纬52.5?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入D海域、运输最繁忙的是河流是,该河流流经的国家中,地中海型农业发达的是。

(2)图中剖面线经过的国家中石油产量最大的是(填字母),新兴工业逐步向南发展的是(填字母)。

(3)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图中剖面线经过的国家有两个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其名称是、。B国占世界贸易份额最大的出口农产品是。

(4)近年来,C国的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其原因是什么?

总结:河流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路径,对全球的物质、能量的传递与输送起着重要作用。流水还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不同的流水地貌,在河流密度大的地区,广阔的水面对该地区的气候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6

(三)印度

1、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区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3)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

(4)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2、水旱灾害频繁:

3、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棉花,茶,黄麻

4、主要工业部门和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发达。

(四)俄罗斯

1、国土辽阔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2)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洲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3)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4)气候: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东向西减少,降水集中夏季。

2、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1)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2)重工业发达:

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发达的交通

(1)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其中管道运输所占比例最大。

(2)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3)太平洋沿海的港口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波罗的的沿岸的港口是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摩尔曼斯克。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7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8

(一)日本

1、组成:日本群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琉球群岛

2、位置特点: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3、经济特点: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4、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5、文化:

(1)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

(2)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

(二)东南亚

1、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农业生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椰子(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1)人种:大多数为黄种人。

(2)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3)旅游资源丰富:曼谷佛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9

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

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4、其他地区无直射

4.昼夜长短的变化:

(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

5.五带的划分:

(1)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多少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2)热带:在南北纬23.5°之间,,有直射阳光,终年炎热,昼夜长短变化小.

温带:在南北纬23.5°与南北纬66.5°之间,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寒带:在南北纬66.5°到90°之间,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0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长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自转所围绕的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叫做北极,另一端叫做南极.北极是世界上最北点,站在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形成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4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习惯上,人们根据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西经21°位于西半球,东经161°位于西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

5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地球上最在的纬线圈是赤道.

6低纬度是0°至30°,中纬度为30°至60°,高纬度为60°至90°.

7,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8,北纬23°26′的纬线,叫北回归线。它是北半球接受阳光直射最北的界线,北回归线在五带中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9,南纬23°26′的纬线,叫南回归线,它是南半球接受阳光直射最南的界线,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可直射一次,在五带中,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发界线。

10,北纬66°34′度的纬线,叫做北极圈,它是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也是五带中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1,南纬66°34′的纬线,叫南极圈,它是南半球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最北界线,在五带中,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2,第年12月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23°26′纬线,这一天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3,地球上昼夜的更替现象主要是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

14,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15,常见的五种地形是指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一般用褐色或黄色表示,

18.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19.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20.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2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2.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23.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24.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25.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26.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1

1、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天气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即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天气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③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

: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2

从世界看中国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

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50度,气温变化幅度大。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1)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

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

(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

(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19.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21.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本章重点地图:图1.4图1.7图1.11图1.16

初二的地理知识点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势特征

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

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5.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

6.各山脉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7.要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

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

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11.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

湿润地区(降水量>800mm)

半湿润地区(400mm<降水量<800mm)

半干旱地区(200mm<降水量<400mm)

干旱地区(降水量<200mm)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在西北地区。

14.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共同影响,我国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15.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6.夏季风和冬季风的特点比较

17.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锋面雨又称梅雨

18.季风区的气候特点:雨热同期

20.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21.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2.内流河→内流区→内流湖→咸水湖(青海湖、纳木错)

23.外流河→外流区→外流湖→淡水湖(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24.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西南)流入印度洋,长江、黄河流入太平洋;我国没有河流流入大西洋。(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25.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季风区内

2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水量较小

(3)汛期短

(4)流程短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7.黄河和长江的概况

自古黄河称"三善",善淤善决善搬迁。如果要把黄河治,三游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库调水量,中保水土是关键,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夺高产。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28.长江频发洪灾原因

(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

(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

(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

29.如何更好的利用长江的水运价值

(1)平垸行洪;(2)裁弯取直;(3)退田还湖;(4)疏浚河道;(5)加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30.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

31.长江的两个称号:“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初二的地理知识点三

疆域和行政区划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3

伊拉克地处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但由于入侵伊朗和吞并科威特而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公路

伊拉克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网遍布全国,总长3.97万公里,多数建于1991年之前。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公路遭受严重破坏,战后多数得到修复。

铁路

总长2027公里,主要有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三条干线:巴格达-基尔库克-埃尔比勒线,巴格达-摩苏尔-土耳其线,以及前苏联援建的巴格达-乌姆盖斯尔港线。2000年8月,伊叙之间的铁路恢复通车。2001年7月,伊土(耳其)20年来首次开放铁路运输业务。

水运

共有各类船只35艘,总吨位79.1万吨,内河航线总长1015公里,主要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夏台阿拉伯河及人工运河(萨达姆河)等部分水道。主要港口有乌姆盖斯尔港(年吞吐量500多万吨)和贝克尔港,贝克尔港为大型输油港,年输油能力84万吨。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乌姆盖斯尔港被立即用于接收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同年6月,该港向商船开放。

航空

海湾战争期间,伊通讯设施破坏严重,加上美英两国在伊南北设立“禁飞区”和“安全区”,对伊进行持续军事打击,伊民航业务长期中断。2000年8月,伊重新开放关闭长达10年之久的巴格达国际机场,与埃及通航。11月,伊恢复巴格达至南部城市巴士拉和北部城市摩苏尔的国内航线。2003年,受伊拉克战争影响,伊拉克航空业再度陷于瘫痪。2004年开始恢复部分国际航线。

总结:西方音乐在伊拉克的流传越来越广,许多人到欧美学习音乐,并运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来创作本民族的音乐。同时,在伊拉克还成立了国家交响乐团。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逆城市化阶段

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逆城市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

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要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总结:“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

初二地理知识点之国际合作

关于地理学习中国际合作的知识点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国际合作

1、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世界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国际局势存在局部冲突。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

2、国际组织:

A、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国、英国、美国。

B、其它世界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欧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美洲国家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

上面对地理中国际合作的’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可以很好地帮助同学们的学习。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双台风

热带气旋所造成的人命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热带气旋亦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雨水。不少地区的每年雨量中的重要部分都是来自热带气旋。

成因

双台风现象示意图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w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

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cyclone)。

互旋

二个气旋范围强度都要相当,绕着一中心互旋,直到一方减弱或离开(二个若都为大型气旋就会自相残杀,若为中小型或许能维持强度)。不过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台风互旋时间持续不长,很容易演变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总结:热带气旋亦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量平衡分布的一个重要机制。热带气旋把太阳投射到热带,转化成海水热量的能量,带到中纬度及接近极地的地区。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之欧洲固体降水图

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

读欧洲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图(%),完成4~5题。

4.欧洲固体降水占年降水量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

A.由西北向东南减小B.由西南向东北减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增D.由低纬向高纬减小

5.关于图中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等值线分布特征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总结: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黄河三角洲成因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大,这片三角洲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沉积平原。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受水海域浅,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使河道不断向海内延伸,河口侵蚀基准面不断抬高,河床逐年上升,河道比降变缓,泄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当淤积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尾闾改道,另寻它径入海。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尾闾有一次较大改道。

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历经150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

三角洲平均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的新增陆地。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黄河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与黄河入海的方向相一致。由于黄河尾闾摆动的影响,这里的地面形成许多沟壑交错的废弃河道及防水堤坝,虽经多年风雨剥蚀、人为填补,至今仍见岗、坡、洼相间分布的地形,以及波浪涟漪状的地貌。

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为全国最大的三角洲,也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反馈。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