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有关于乡镇农村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乡镇农村道路交通调研报告1
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道路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安全感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目前,全乡农村道路建设快但安全设施少、农村车辆多但群众安全意识差,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县“大调研”、“大排查”、“大整治”文件要求,我乡组织相关安全责任部门开展大调研、大排查。现将有关调研、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我乡境内交通发达,目前通车公路总里程达367.5公里,其中县道25.5公里,村道140.5公里,组道201.5公里;全乡共有机动车驾驶员112名,机动车75辆。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围绕“保畅通、保安全”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工作机制,我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二、主要问题
1、发生事故情况及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我乡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0起,无人员死亡,虽然没有发生死亡事故,但目前我乡道路交通形势管理难度非常大,主要是摩托车无牌无照,非法营运十分严重,经统计,摩托车2750辆,其中无牌无照22047辆,非法营运16辆。严重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
2、安全设施普遍缺少
“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乡村道路建设迅猛,但安全设施普遍缺少。全乡白聚油路18公里,甘宝油路7.5公里,通村公路18条、140.5公里,通组公路120余条、201.5公里,普遍存在着坡陡、弯急、路面差等现象,并且缺乏护栏、档墙、防撞墙、警示标牌139处,另外还有许多村民、企业集资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没有安全设施。同时,农村马路边乱搭乱建情况较多,严重阻碍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由此带来了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管理力量比较薄弱
由于一直以来在交通安全工作中管理力量历来不足。当前在农村硬化道路和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欠缺的情况下,农村道路迫切需要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我乡现仅有派出所4名干警,安监站3名工作人员,既要保证城镇的交通畅通、安全,又要做好农村大范围、长里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同时还要抓好我乡其它工作,管理力量与管理需要之间显然很不协调。
三、主要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较狭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特别是老年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随意穿越马路、在路边堆放杂物情况较多;幼儿更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外来人员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都不强;许多青壮年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加载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这些都会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2、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乡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面包车较多,而且驾驶报废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我乡的通村、通组公路路面窄、坡陡、弯急,在很多地方无安全标示牌,防护栏和档墙等安全设施。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深刻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大力解决影响农村人民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2、明确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国省道一样,明确有人建、更有人管。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特别是要明确村道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有人建、无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况。二要认真履行职责。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作,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同时对今后新建的道路,要严格把关,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设计、建设、验收。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素质
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派出所,安监站,交管站等部门要经常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道路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报道。二要强化对农村青壮年的教育。农村中的青壮年往往是农村交通违法行为的主要和主动参与者,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村民素质。三要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乡农村中的老年人、幼儿和外来人员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要采取他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加他们的交通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安全设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解决安全隐患的存在,尽可能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
乡镇农村道路交通调研报告2
一、全市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依法履职、密切配合,大力加强交通安全工作,不断优化道路交通环境,全市交通安全大局总体平稳。特别是今年以来,市交安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推进的作用,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坚持“构建一二三六体系,打造畅安聊城”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交通安全管理样板市创建工作,着力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截止10月底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减少65人、下降12.84%。
(一)坚定一个目标,实施三项工程,综合治理更加有力。坚定“交通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一个总目标,大力实施党政、社会和全警三个工程。一是实施党政工程。市政府先后召开9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25个市直部门负责人、11个县(市、区)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意见,将30项交通安全重点工作量化分解到各级各有关部门,高规格启动交通安全管理样板市创建工作,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强力推进。二是实施社会工程。各成员单位强化协作,安监、公安、交通、公路部门积极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宣传、广电、公安部门健全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机制,教育、公安、交通部门大力推进“平安校车工程”,住建、公安、城 管、交通部门综合治理渣土运输车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加交通管理。三是实施全警工程。市公安局党委组织全警齐抓共管,实行交通安全工作“片长、路长、段长”三长负责制,交警、特警、治安等警种部门联勤联动、常态化联合执法。
(二)完善两项机制,健全两个保障,基层基础更加扎实。完善基层管理和督导考核两个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两个保障。一是完善基层管理机制。20xx年起,推动市、县两级成立了常设议事机构交安委及其办公室,乡镇普遍成立了交管办,30%的乡镇配设了专兼职交通安全管理员,50%的村居配备了专兼职交通安全协管员,市交安委坚持每月一考核、每月一通报,“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二是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淘汰黄标车等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市大督查落实委员会跟踪考核,驻聊主要媒体公开曝光。出台了《依法加强对社会单位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追究工作的实施细则》,依法从严追究有关单位及责任人的事故责任。
(三)围绕三大重点,实行六化措施,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围绕管好人、控好车、治好路三大重点,狠抓六化管理措施。一是狠抓综合执法常态化。市公安局立足路面主战场,扎实开展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行动、“七类重点车辆、七种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今年以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39万起,行政拘留607人,对4625名严重违法驾驶人一次记满12分,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64起、致人死亡逃逸案件93起,侦破率分别为97%、98%。与安监、交通、公路、教育、住建等部门建立联合治理城区交通环境、治超、治理“四非”车、治理危化品运输车和黄标车五项机制,成效显著。二是狠抓源头监管动态化。81家“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和重点货运企业建立车辆动态监管平台,目前正筹建全市重点车辆监管中心。建成全市车管指挥中心和驾考中心,实现对26个考场、21条检测线网上实时动态监管。摸排列管“七类重点车辆”10.7万辆、重点驾驶人1.5万人,特别是把5781名酒驾、一次记满12分等5类高危驾驶人纳入派出所重点列管。三是狠抓基础设施规范化。实施生命防护工程,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29处,实行挂牌督办,目前已督促完成整改59处;推进样板路建设,完善护栏、减速带等防护设施,年内四环路建成样板路,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条国省道样板路、2条县乡道样板路。四是狠抓安全防控智能化。建成国省道高清监控卡口127处、区间测速系统27处,完成环城区5处警务工作站升级改造,建成全省的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实现对机动车实时布控和对假牌套牌等重点交通违法精确打击。五是狠抓宣传引导制度化。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健全警示提示、事故曝光、公益广告刊播、协调配合、督导考核等5项宣传机制,开办了由一线交警主持的《长涛说交通》电视专栏和《平安行直播室》广播专栏。六是狠抓分类教育精细化。严格驾驶人培训考试,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大培训、大宣传、大教育”,对“七类重点车辆”驾驶人每季度进行一次宣传教育,开展宣教活动500多场次,印发宣传资料300多万份,发送提示短信50多万条。市城区正推进湖滨公园等两处交通安全文化公园建设,村普遍建设“一墙(墙体标语)、一栏(宣传栏)、一牌(隐患路段树立固定警示牌)、一喇叭(交通安全大喇叭)”,不断提升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
(四)创新四项工作,抓好四个突破,交管工作亮点突出。一是创新综合治理考核。市综治委将交通安全工作纳入综治考核,在全省乃至全国首次明确为“一票否决”项目,并实行通报批评、挂牌督办、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取消平安建设评先创优资格五个等次的强力问责,受到省交安委高度关注。二是创新学生宣传教育。全市推广冠县经验,为中小学校培训并配设专兼职交通安全教师,将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了日常教学和综合素质评定,出版了20多万册全省首创、拥有独立版权的《小学生交通安全读本》,在全市建成10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三是创新渣土运输管理。实行源头控、动态查,以人管车、统一标识、统一改装、部门联动、公开曝光,住建、公安、城 管、交通等部门联合治理,查处渣土车违法20__多起。去年9月中旬全省城市建筑渣土运输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四是创新平安校车工程。大力推广平安校车“东阿模式”,全市11个县(市、区)均成立校车公司,已配设专用校车277部,目前正加快建设全市校车监管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县为主、公司运营,校企共管、部门监管”的集约化运营管理机制。
二、当前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激增,人、车、路、管理之间的矛盾凸显,交通事故总量仍在高位徘徊,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xx年,全市生产经营性交通事故起数占安全生产事故总数的98.43%,死亡人数占92.31%,交通事故已成为人民群众平安幸福最严重的危害之一,交通安全形势严峻性和事故预防工作长期性的基本局面依然没有改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人的因素看,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不强。20xx年以来,因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及行人交通陋习等原因,造成的事故起数占94.43%、死亡人数占95.33%。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动车驾驶员方面,部分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三超一疲劳”(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酒驾、闯红灯、开斗气车等依然存在。一些交通运输企业日常安全监管不到位,挂 靠经营问题突出,只收取对挂 靠车辆的管理费,不履行对挂 靠车辆及驾驶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职责,安全防范不到位。二是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方面,闯红灯、跨越防护栏、不按交通标线指示行驶等现象屡见不鲜;公路集市贸易时有发生,严重堵塞交通,影响交通安全;部分群众为个人出行方便,阻碍安装或安装后偷拆掉公路中央防护栏,极大增加了公路行驶的危险性,此问题在县乡公路尤其严重。三是学生安全方面,部分学校为降低成本,仍用非标准校车接送学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部分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家庭拼车超员接送学生,农村三轮车、小货车、小面包车超员接送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从车的因素看,机动车安全隐患明显增多。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03.7万辆,其中汽车62.8万辆,汽车与10年前相比增长6.97倍,并以每年10万多辆的速度激增,私家车发生事故起数占75.05%、死亡人数占63.46%。此外,我市有电动三四轮车生产厂点30家,销售商户101家,此类车技术落后、增长迅猛,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同时,随着周边省市高速公路采取危化品运输车辆限行或禁行措施(河南省全天禁行,河北省夜间禁行),途经我市的危化品车辆大幅增加,全市日均通行危化品车辆800多辆次,其中高速公路日均510辆次(济聊高速430辆次,平均3.3分钟通过1辆,特别是夜间通行高达287辆次,平均2.1分钟通过1辆;青银高速80辆次),其他国省道290辆次,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恶性事故。近三年共发生危化品车辆交通事故10起,造成7人死亡、2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2万元,仅济聊高速公路就发生泄漏、着火事故8起。
(三)从路的因素看,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一是交通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制度落实不够好。减速、隔离、交通信号灯、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欠账大,全市县乡公路占通车总里程88%,总体安全技术状况较低,其中次、差等级4634公里、占28.2%,隐患路段1095.9公里,各类危险桥梁359座,严重影响通行安全。近三年在防护设施不全的道路上,发生的事故起数占67.8%、死亡人数占72%,今年3起较大事故发生的道路都不同程度存在防护设施不全问题。二是城区交通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缺乏立体交通设施,停车规划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加剧交通拥堵。三是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于群众出行需求,市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仅为11.2%,远低于全省22.7%的平均分担率。特别是农村公共交通运力不足,客运难以覆盖偏远地区。四是科技投入进展较慢。目前的科技投入距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全路段覆盖、全时段监控”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按照全省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三年规划要求,20xx年底要完成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建设任务,重点国省道要有明显突破。我市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重点县乡道智能交通三年规划建设需资金3.0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智能交通需7436万元,目前仅投入资金608万元,距省里要求的每公里投入20万元、年底完成的目标相比,差距很大。
(四)从管理因素看,交通安全管理合力仍待加强。一是有的地方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力,县、乡两级虽然成立了交安委及交安办,但很多仍处于空转状态,工作推动力度不大。尤其是乡、村交通安全管理员、协管员配设不到位,经费保障不落实,致使工作流于形式,严重制约了全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升。二是交警警力明显不足,目前全市有交警844人,万人配备交警数量为1.45人,低于全国1.85人的平均水平。全市有乡镇交警中队32个,警力130人。每个中队平均警力4人,管理3至4个乡镇,人均需管控138公里公路。市城区仅有民警164人、协勤167人,与毗邻的菏泽相比(民警143人、协勤330人)相比,管理力量明显不足。三是近年来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非传统安全事件在交通安全领域时有发生,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新挑战。
三、加强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
交通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交通安全管理样板市创建,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打造“畅安聊城”。
(一)着力解决管理合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化。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谋划长远发展的高度,谋划交通事业的发展。要依法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交安委的作用,督促公安、交通、公路、住建、规划、教育、城 管、工商等单位各司其职,协作互动,形成监管合力。二是要健全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做实县、乡两级交安委及其办公室,为乡镇配齐交通安全管理员,为村居配齐交通安全协管员,提供好经费保障,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借鉴菏泽经验,由各县(市、区)统一招录政府交通安全专职管理员,统一财政保障,由公安机关交警中队管理使用,专职配合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为城区新招录一批交通协管员,缓解警力不足问题。三是要健全考核机制。压实各县(市、区)政府的交通安全工作主体责任,由市大督查落实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督导考核,确保实施意见确定的30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二)着力解决宣传不广泛的问题,实现宣传引导制度化。一是完善社会宣传制度。以深化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载体,将文明交通纳入文明建设体系,加大权重,督促各部门、单位依法履行交通安全宣传责任,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文化作品和“文明交通之星”评选,广泛招募文明交通志愿者,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培育浓厚的交通安全文化。二是完善公益宣传制度。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机制,在各级各类媒体设立专栏,对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报刊每周刊发、电视台每天播出、广播电台每天播出3次、主流网站设置弹出窗口,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管、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公开曝光制度。对查处的典型违法案例、发生的死亡事故,要公开曝光,做到处罚一个人,教育一个村、影响一个乡;一地发生事故,全乡、全县、全市受教育,发挥好预防警示作用。要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指尖上的文明交通”、“交通违法我监督”、“文明出行我点赞”、“交通隐患我建言”等随手拍、提建议活动,弘扬文明交通正能量。
(三)着力解决安全意识差的问题,实现分类教育精细化。一是抓好继续教育。继续大力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大培训、大宣传、大教育”活动,继续加强对校车、客车、货车、渣土车、危化品运输车、农村面包车、低速载货车等“七类重点车辆”驾驶人的宣传教育,将酒驾、年内有10次以上交通违法等5类高危驾驶人纳入派出所列管教育,切实提高其交通安全素质。二是抓好阵地教育。建强宣传教育阵地,市城区打造好滨河大道、湖滨公园两处大型交通安全文化公园;各县(市、区)至少建立一处交通安全文化公园。组织宣传队下乡进村宣传,推进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一墙、一栏、一牌、一喇叭”固定阵地建设。三是抓好学生教育。继续推广冠县经验,以“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目标,开展“小手拉大手,携手文明行”主题活动,实现交通安全教育进课堂,逐校完善宣传设施,各县(市、区)至少建成两处高标准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形成教育常态化、教师专业化、教材普及化的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模式。
(四)着力解决关口把不严的问题,实现源头监管动态化。一是严格源头监管。加强车辆生产、销售、登记、检验等每个环节的管理,对非法生产、非法改装、非法拼装、非法回收拆解车辆违法行为,拉网式、常态化从严打击,坚决铲除源点病灶,把好控牢源头。二是严格重点监管。旅游包车、大型货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危险品运输车和校车、渣土车全部安装使用卫星 定位装置,卧铺客车安装车载视频装置,“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健全动态监管平台。建成全市重点车辆监管中心,对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公安、交通部门和企业实行“一次违法、三方处罚”,形成科技引领、动态监管、精准干预、三方联动的动态监管模式。三是严格基层监管。乡、村两级全部健全辖区车辆台帐,落实检验告知、交通违法警示等动态监管措施。村居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发动协管员、治保人员等力量开展劝导,及时劝导、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交通违法不出村、不上路。
(五)着力解决治理不彻底的问题,实现综合执法常态化。一是强化公路执法。县、乡两级至少建立一支政府牵头,公安、交通、公路、安监、农机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队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常态长效推进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行动,不定期组织开展流动执法,严查严纠酒驾,“三超一疲劳”,侵占、挖掘、损坏公路和公路设施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防严管严控的强大声势。二是强化城市治理。深入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停车规划等专项规划,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制度,重拳治理混乱区域和交通乱象,搞好主干道路的“大回环”和背街小巷的“微循环”,限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发动全社会向不文明交通行为和交通陋习宣战,从严治理闯红灯、乱停乱放、翻越护栏、“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提升文明交通指数,树立文明城市形象。从严治理非法营运载客三轮车,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强化渣土车管理,实现公司运营、密闭运输。三是强化校车管理。大力推广东阿平安校车模式,加快校车配置进度,各县(市、区)全部做好校车公司化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建成全市校车监管中心,形成政府主导、以县为主、覆盖全市、公司化运营、集约化监管的“平安校车”模式。
(六)着力解决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实现基础设施规范化。一是实施生命防护工程。集中治理道路安全隐患,完善公路隔离护栏、红绿灯、黄闪灯、标识标牌、减速带等防护设施。加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足额配置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等设施,沿线村庄全部设置村名标牌。在农村公路重要平交路口、急弯陡坡、临水临崖、沿线出村道口、学校驻地等重点路段设置红绿灯、黄闪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善“交通、公安部门联合排查,交通部门实施隐患治理,安监部门负责挂牌督办”的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模式,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加大挂牌督办力度,确保加快完成整改。二是健全农村客运网络。制订鼓励发展农村公共交通的优惠政策,建立布局合理、畅通有序、安全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从源头上杜绝农用车、摩托车违法载人以及非法营运等现象。三是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扩建道路要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设施使用“三同时”制度,在竣工验收时吸收公安、安监等部门验收评价,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车运行,确保道路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并同步建成。严格落实市县两级道路建设养护管理主体责任,确保设施及时维护更新,不新增隐患。
(七)着力解决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实现安全防控智能化。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各县(市、区)建立由发改、财政、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二是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与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建立完善指挥平台调度、监控系统取证、执法站检查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联动、人防物防技防互补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实现对道路的信息化、动态化、科技化管控。进一步加强深度研判,分析各类非传统安全因素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做到超前预警、严密防范、高效应对。
乡镇农村道路交通调研报告3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和国家“摩托车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将迅猛增加。而农村落后的交通观念、低等级的道路条件现状还难以在短期内改变,防范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加强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是摆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一、“汽车下乡”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农村公路发展迅速,国家发展内需政策必将促进农村道路更快发展,县乡村道路通车里程在快速增长且道路等级也在不断提高的同时,随之隐藏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也不断加大,“汽车下乡”必将成为农村新一轮发展的动力,但是也将给农村道路管理带来许多新问题,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新增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道路等级较低设施不全,各种交通方式混行严重。近年来,由于“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农村道路网络四通八达,我小河口交警中队辖区乡村通车公路已达330多公里,且均是坡陡弯急、路面窄,路面差的道路、许多路段标志、标线、交通警示牌依然不齐全,存在无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光板路,且大多数道路宽度只有5米左右,路面相对较窄,造成行人、各类非机动车、机动车无法分离,出现混行路面并交会困难。这些不仅给农村交通安全带来潜在性的危害,也给管理带来困难,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处于更严峻的时期。
2、新车发展迅猛,旧车安全技术状况依然堪忧。目前,正在实施“汽车下乡”政策,轻型载货汽车、微型客车、摩托车均在经济补贴范畴,加之“十天高速”“襄渝二线”多个标段在我县境内施工,带动了新一轮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新车的增长和旧车的替换是一个长期过程,辖区群众出行以摩托车、低速货车作为代步工具,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解决;部分乡镇大量摩托车、低速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等从事采石或货物运输业、非法载客等现象难以根除,绝大多数旧车安全技术状况很差,且由于诸方面原因,存在相当数量的车辆未能上牌上证和检验审验,有的旧车在交易中没有办理法定手续,一旦肇事,极难查究,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安全隐患。
3、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警力严重不足。农民为尽快的脱贫致富,大量购置了低成本的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一些“二手车”、报废车、拼装车,这些车辆技术状况安全性能较差,无牌无证现象严重,给交通安全留下严重的隐患,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利因素,加之乡村道路的安全管理警力严重不足使管理矛盾更显突出。
4、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综合管理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未得到社会及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足够的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容易被忽略,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化综合管理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交通管理部门单打一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贫乏,交通安全及相关法制意识不高,造成承受着交通事故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损失。
二、解决突出问题的办法
1、坚持依靠政府和发挥主力军作用相结合,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部门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进而转化为“全民行为”。坚持依靠政府和发挥主力军作用相结合,在深化新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网络化”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推动新机制向部门和乡镇延伸,将交通安全责任拓展、覆盖至乡村、学校及有关部门,协助乡镇建立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交通安全责任制,使道路交通安全层层有人抓、有人负责。
2、坚持路面执法与源头管理相结合,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力整治农村道路交通秩序,遏制交通事故新的增长点。主动参谋,不断改善农村道路的通行条件,不断强化源头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全力构筑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系统推进农村交通安全各项制度的落实,大力做好源头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加大路面执法的力度,从重处理严重违法行为,杜绝重特大事故和减少小事故的发生。
3、由政府牵头,组织多部门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全力预防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不定期的组织公安、交通、农机、工商、安监等部门,适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从严查处农用车、摩托车等违法载人行为。要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见成效,把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长效管理上,并找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这样有利从“应急式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从人力“粗放型管理”向科学“集约型管理”转变,这是走出困境和实现交通管理工作长效化的必经之路。
4、深化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不断巩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群众基础,着力构建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的长效机制。针对农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和法律意识相对较低的情况,交通管理工作者要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区、村镇、企业内部的宣传橱窗、板报宣传驾驶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挪用号牌机动车上路行驶的危害,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标语、展板、宣传车等形式,在学校、村委会、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通过分析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交通事故案例,讲清违法行车、违法载人等造成事故对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害性,让群众都来关注交通安全,都来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交通管理工作者的良好氛围,更好的服务“汽车下乡”政策的全面落实。
以上是关于“乡镇农村道路交通调研报告”分享,想了解更多“述职报告”就上腾游文库(www.tengoyou.com/wenku/)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