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以下是有关于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1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基层工商所的设置趋于合理,硬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商所长的知识结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变,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但也反映出当前基层建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当前基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工作忙乱,疲于应付,影响监管效能。任务多、忙乱、责任大是工商所长普遍的感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任务量加大,明显感到压力比较大的是收费、罚没指标和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多头下达任务形成忙乱,各股室都向工商所下达工作任务,缺乏整体协调机制,本可以合并完成的工作要分几次做,形成重复工作,浪费了管理资源。

  二是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在群众中的形象。工商所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外提供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内容的70%以上是登记注册,但一些初审登记人员对登记注册知识的匮乏和对新的政策规定不掌握,直接影响“首问负责制”的顺利实施。

  三是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有的所长提出,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三分之一,好的占三分之一,中间状态的占三分之一,工作状态不好的占三分之一。工作状态不好的主要是多年来由于疏于管理再加上素质低懒散成性人员,这部分干部感到提职调级没盼头,思想没动力,工作没压力,因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四是部分干部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要求,影响责任制的落实。近年来,基层干部的文化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工商所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0%。但是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仍不尽如人意。表现为:不会办案,对企业准入政策和规定缺乏了解,年检看不懂资产负债表,到企业检查看不懂财务账目,因不熟悉主要的工商法规,巡查时发生在眼皮底下的问题也发现不了,监管视野狭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是近年来监管职能下移,工商所承担了一些新的监管职能,需要逐步适应;其二是巡查是以组为单位,多人检查个别人办案,多数人既没有工作压力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其三是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需要改进。省市县局只能顾及股所长的培训,基层干部很少有业务学习的机会,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仍然要靠师傅带徒弟式的传帮带,效率不高。

  二、几点建议

  1、通过优化机制解决队伍建设深层次问题。好的队伍管理机制应该能够激励干部内在的积极性,形成自我加压、自我驱动的竞争局面。现在沿用的队伍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有碍竞争机制的形成。为改变这种状况,建议:

  (1)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使干部队伍“动”起来。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使干部能上能下,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紧迫感、责任感,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2)实行非领导职务竞聘制,变论资排辈为激励机制。目前实行的非领导职务任命制,在基层实际操作中完全是论资排辈,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对工作能力强、工作努力,但按资历排队“没戏”的干部产生负面影响。借鉴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的经验,可以对非领导职务制定出相应的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工作年限标准,实行竞聘制,将待遇转变成责任。

  (3)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和分离培训制度,打破大锅饭,增加危机感。以往的干部管理机制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和落聘人员分离培训制度,在人事管理上动真格的,增加干部的危机感,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和激励后进的作用。

  (4)基层干部任职年龄不搞一刀切,使年龄偏大的干部有奔头。只要是党性强、有能力、肯干事、能干成事、群众拥护、领导满意的干部,任职年龄稍大一些也无妨,这样可以使基层干部感到有干头、有奔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实行岗位资格等级制度,解决干部业务素质低的问题。

  (1)实行岗位资格等级制度。提倡培养专家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干部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是基础,业务部门的专家型、专业型人才也是在复合型人才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复合型人才培养应是干部业务素质教育的重点。基层重点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岗位资格等级就是根据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将复合型人才必须掌握的业务内容及其掌握的程度,细化为不同的标准和等级,通过对干部的业务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工作业绩进行考试、考核,确定为不同的岗位资格等级。目的是从制定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入手,以岗位资格等级为载体,使干部业务学习形成梯次,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岗位资格等级,从而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确定和晋升岗位资格等级应该经过严格考试,并参考日常工作的业绩和工作成果,将岗位资格等级考试与日常工作的考察结合起来,使岗位资格等级真正成为衡量干部业务能力的标准。

  (2)岗位资格等级与干部的使用挂钩。为防止岗位资格等级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一方面要明确干部达到某一等级的最长时间要求,另一方面要将岗位资格等级与干部竞聘领导职务和与非领导职务挂钩,使业务能力真正成为使用干部的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引导干部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3)制定培训规划,采用适合全员教育的教育方法。由于素质教育工程是全员培训,应该更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在培训方式上,应以远程教育为主、电化教育为主、分散教育为主、业余教育为主、自学为主。在考试方式上应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试卷、统一考试。为了降低干部业务素质教育的成本,提高教育效果,市局可以根据培训内容编发统一的适用教材,制作授课光盘,或通过网络实施远程授课,以减轻分局在干部业务素质教育工作上的负担。

  3、科学运作,解决基层工作忙乱问题。

  (1)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统筹兼顾。工商所长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善于把握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安排好工商所的工作。这是解决基层忙乱最基本的要求。

  (2)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防止业务部门各说各重要。通过定期会议制度,统筹和协调各业务部门的工作,由县局统一向工商所下达工作任务,对缓解基层忙乱现象具有一定作用。

  (3)抓好基础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如规范化建设,应将其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手段,主动抓,并坚持长久。

  (5)实现办公自动化,防止重复劳动。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尽可能实现办公自动化,实现信息共享。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2

  民主党派参政党职能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建设的程度与水平。业已完成换届任务的各民主党派,理所当然地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当前,在自身建设中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机关建设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据我们的调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目前的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主流是好的,发展是

  健康的;存在着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很突出的。

  一、基层组织的主流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主要依据是:

  1.好的、比较好的基层组织达70%左右。

  2.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讲政治、讲团结,工作努力,有威信,有号召力。

  3.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

  4.基层组织有凝聚力和影响力。

  5.基层组织积极支持市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神。

  二、存在着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很突出的,主要表现是:

  1.少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软、懒、散,特别是一把手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2.少数基层组织队伍涣散,很少开展活动,活动出席率低,活动质量不高。

  3.少数基层组织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反映影响和制约着党派的形象和作用的发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联系**民革实际,提出五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与同志们共同研讨:

  第一,是基层领导班子的选拔、培养、使用问题。

  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取决于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一把手”不仅要在本党派成员中,而且要在所在单位有影响、有威信、有代表性,不仅要有政治责任感,有工作热情,还要能团结人,勇于奉献,能对自己组织的成员实行正确的领导,引导和带领成员与所在单位党政领导搞好合作共事。选拔“一把手”特别要慎重,要认真考核。要听取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意见,要听取所在基层组织党员的意见。大专院校的基层组织,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对于按行业划分和综合性的基层组织的“一把手”,市委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物色、调配。注意选定“一把手”,还要注意物色副手,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基层组织。副手一般应是工作型的、年轻的。

  对于基层领导班子还要注意培养使用,举办骨干学习班,召开工作研讨与交流会,请他们列席参加市委的扩大会议,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工作任务等,都是培养使用的有效形式。

  第二,是基层组织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问题。

  民主党派都有自己的章程,各党派还有联合规定。但各市级组织还应结合自己实际,制定一些具体制度和规定,来规范基层组织活动和组织生活。如民革五届市委建立以来,先后建立和健全了关于基层组织活动和组织生活五个方面的制度:《**民革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民革先进基层组织条件》、《**民革对党员的十项要求》、《**民革组织发展工作细则》、《**民革对于党员组织处理的意见》。对基层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制度上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第三,是基层组织发挥作用问题。

  基层组织在本单位,应该努力同党政搞好合作共事,发挥基层组织整体作用,同时带领党员同志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立足本职,作好岗位奉献。

  在党派系统,基层组织应坚持与市委保持一致,支持市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神。要用本党的规矩管理、教育好党员。如:组织党员撰写提案,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各项活动。

  少数或者说个别基层组织、个别党员,缺乏政党意识,与本单位党政关系,与党派市委关系处理不当,各行其是,甚至大唱反调,不沟通、不汇报,不按有关精神和要求办事,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个问题须下力气解决。

  第四,是采取灵活形式,寻求适当载体,有效开展基层组织活动问题。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民主党派工作也要有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平衡型向竞争型、从滞后型向超前型的转变。基层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也必然发生一些新变化。如民革卫生支部是一个综合性支部,20多人都在医务界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她)们总特别忙,开展支部活动有困难。民革市委从实际出发,分别建立友谊、中心、儿童医院三个小组,日常按小组活动,必要时进行支部活动。这样做,效果很好,深受党员同志欢迎。

  第五,是基层组织的凝聚力问题。

  民革市委坚持搞大团结,搞五湖四海,实施凝聚力工程。基层组织也特别予以重视和支持。多做团结工作,多做思想工作,多多关心爱护党员同志,在**民革已蔚然成风。为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许多基层组织还明文规定:党员的合理要求、正当权益一定要保护,党员的困难一定要尽力帮助解决,党员生病、住院都要登门看望,老党员过生日要搞庆祝,过年过节要普遍走访。许多党员反映:支部是温暖的大家庭。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

  XX年5月24日下午,我来到了自己所在服务村——柏里村进行“村民经济收入走访调研”。下午三点,我带着笔记本沿着村主路走去,一路上看到有一些村民正在地里劳作,我今天计划着拜访一下之前给我们做过饭的李大娘家。不一会儿就到了,当我第一次走进大娘家里时,家里的小狗冲了出来,吓得我没敢动身子,我大声喊了几声:“大娘,在家吗?”等了一会,有一位大姐走了出来,简单交流后,她告诉我大娘去了地里劳作了,由于柏里村我之前走过,所以大概知道大娘的位置。我边走边问,十分钟后就来到了大娘的地里。当她看到我时,十分的高兴,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们在地的边上找了块空地就直接坐下了,原来她地里种上了花生,正在为地除草呢。聊了一会,我坚持要帮大娘干活,大娘心疼的说:“不用了,怕弄脏了你的衣服”。我说:“没事,我在自己家也做农活,会锄草。”我们边干活边聊天,十分的开心。通过这个过程,我才了解到大娘家现在的经济收入现状,具体如下:

  一、家庭劳动力及经济收入来源现状

  1、劳动力状况:大娘家位于中柏里村,家里共有7口人,儿子媳妇,女婿都在平山县城敬业集团上班,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女儿在家带孩子。

  2、种植状况:大娘和大爷家有耕地六七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谷子和花生,每年经济收入还算不错。

  3、养殖状况:家中养了一些鸡,主要用于自己食用,不算经济来源。

  二、对如何增加收入的几点建议

  1、可以继续加大农业种植范围,利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和方法,在已有的产地上增加产量。

  2、可以扩大规模进行小型养鸡场的建设,通过圈养肉鸡和下蛋鸡两种模式,科学喂养和管理,提高经济收入。

  3、可以联合关系不错的邻居一起尝试搞大棚蔬菜种植,形成规模,既能解决村民“买菜难,吃新鲜菜难”问题,又能为西柏坡景区饭店旅馆提供送菜上门优质服务,更能带动村民致富,可谓一举多得。

  4、可以尝试在家中坐着挣钱,比如说十字绣加工,鞋垫、手套、围巾、以及纪念品加工,这些物品易存放,而且销路广,市场大。

  5、可以尝试成立柏里村纪念品手工合作社,以入股的方式,大家共同出资,公共劳动,共同分红。充分发挥西柏坡红色旅游圣地的品牌优势,大胆利用优势资源为自己增加收入。

  通过这次走访调研,使我真正了解到柏里村目前的发展现状不是很好,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村干部思想比较落后,思路狭窄;村民种地、养殖科学技术含量低,走传统模式产量低。为此,我决定将进一步对柏里村进行不定时走访调研,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实践,真正为村民们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致富新路子。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4

为进一步掌握农村团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准存在问题,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就农村共青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搞好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面向农村团干部,共发出问卷97份,收回79份,回收率为814%,调查覆盖率占全区农村团书记的6%,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梳理归纳形成调查报告。

一、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现状

1、基层组织情况。目前,全区共有11个镇(街道)团委,174个村(居),174个村(居)团支部。从调查的情况看,各村(居)团支部组织设置健全,都明确了领导专门分管团工作,并结合村(居)换届的契机,对团组织进行换届,选好配齐团支部带头人,调整充实团支部骨干力量。大部分村(居)能按照上级团委的要求,认真配合完成各项中心工作。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团组织存在弱化、战斗力不强的现象。不少村(居)反映,目前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共青团组织的职能正逐步萎缩。个别地方团组织形同虚设,仅仅停留在组织机构的设置形式上,实际工作难以开展,这种情况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村居表现尤为突出。

2、团干队伍情况。农村团干整体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调查的团干中,年龄20岁的占了81%,党员的占86%,高中和同等学历以上的占86%。其中兼职团干约占一半的比例,进入村(居)班子的占42%。大多数农村团干对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共青团组织的职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开拓团工作普遍存在着压力。同时,大多数团干在加强理论学习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有1%的团干表示,由于工作忙、家庭负担重等原因,没有坚持进行学习。

3、团员队伍情况。农村团员青年大多数能拥护上级党组织的政策和决定,在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精神建设、社会建设中发挥生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团员流动性较大,流失情况严重,很多团员青年毕业后自谋职业,团员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村居一级入团对象减少,发展团员工作难度较大,个别村居只有在征兵期间才有发展新团员,从而降低了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团员意识逐渐淡化,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难以体现,部分团员青年入党动机不纯,认为青年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有面子等原因入党的达到49%。不少团组织在召开会议、组织活动的时候,团员青年积极性不高,严重缺席的情况达到16%。

4、活动开展情况。农村团工作存在活动阵地少,经费缺乏的问题。在调查的村(居)中,有46%有阵地但设施配备不齐全,有__%则完全没有活动阵地。同时团工作经费也严重缺乏,有60%的团干表示完全没有活动经费,活动经费在1000元以下的占4%。阵地和经费的缺乏,致使团工作难以开展,个别地方长期没有组织团员开展活动。由于缺乏对农村团员的教育和约束,没能调动起农村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员失去了荣誉感,团组织失去了应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制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党组织对基层团组织重视程度减弱。一是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省、市、区各级团委已就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制订了纲领性的,但许多具体内容没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尤其是村居一级由于政务繁多,对团建工作关心和指导力度不够,团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也得不到落实。目前在农村团干的使用、管理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从事农村团工作没有相应的津贴和报酬,在政治上对团干部的培养和关心力度不够,致使团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进取思想淡化。二是团的工作经费、活动阵地没有保障。部分农村党支部本身涣散,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级团工作经费无从保证。同时,许多村(居)团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致使活动难以开展。

2、团干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诸多制约因素,很多团干不能准确定位,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由于农村团干的政治经济待遇得不到落实,面对困难,一些人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主动去开创团的工作。二是工作力度不够。目前村(居)两委缩编,很多地方都是从班子中选出最年轻的干部作为团组织负责人。由于这些人身兼数职,主要精力用在应付党政布置的工作上。即使没有进入班子的团干,也疲于应付各种临时任务,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团的建设。三是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给农村带了巨大的变化,给共青团工作带了新的挑战,不少团干觉得老的方法不能用,新的活动又想不出,不能准确把握共青团和农村实际的结合点,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方面办法不多。

3、团员的教育规范缺乏有效的办法。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管理制度、教育方式显得呆板、滞后,出现了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做的矛盾。而市场经济发展也带了观念的变革,使部分团员青年出现政治淡化倾向,即使有团的活动,他们也不愿意参加,团组织失去了应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团员发展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有的.基层团组织发展团员工作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除了参军、升学才会想起团组织外,平时主动要求入团的青年很少,不少村连续几年没有发展过新团员,造成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素质下降。

4、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功能比较欠缺。许多团组织在职能定位上把握不准,仅仅满足于形式上和口头上,没有积极探索有效的载体和机制,不能为农村青年致富成才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农村的实际要求团组织把握好工作重心,把帮助和带领农村青年发家致富作为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团的每项工作都化为农村重心工作服务的具体举措。由于团组织的工作方式单一、工作内容滞后,缺少既能与团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又能激发青年参与热情的有效活动载体,导致团组织团结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建议

1、实施“党建带团建”,构建党团建设一体化的新格局。各级党组织要增强“带”的主动性,对团建工作做到“六带一优化”,即:直接带领和推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带动工作发展,优化团的工作条。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总体规划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目标,在制定目标管理、检查指导、考核验收、总结工作时,要使党建与团建一并研究、部署、检查的总结;二是建立区、镇(街道)二级党建带团建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团委关于团建工作汇报,并帮助解决有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三是按照《党》和上级有关精神,落实区、镇(街道)二级是党员的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常委会和党委会制度,使共青团能及时了解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及党建中的重大事项;四是坚持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规划,至少一年组织一次团干部的培训;五是逐步解决镇、村团委“缺人办事”、“缺钱办事”问题,增强团组织的自转能力和服务功能,要确保镇团委的行政编制数,对镇、村团委书记做到随缺随配,在经费上,要积极争取按照青年数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2、按照“强镇带村”战略,切实加强镇(街道)团委主体地位建设。镇(街道)团委是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龙头,而镇(街道)团委书记更是整个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领头雁”,只有充分发挥镇(街道)团委书记的作用,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除要落实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外,乡镇专职团干部要尽可能专职专用。作为团委书记也要认真处理好“镇街道职能部门的关系,寻找有机结合,整合各项资,把团工作自觉纳入到党政中心工作的大局之中,使团员青年满意,使党委政府满意。同时要切实加强镇(街道)团委班子建设,大胆把辖区内的农村、企业、学校的优秀人才选入镇(街道)团委班子,合理搭配,发挥整体优势;要积极发挥镇(街道)团委的示范、导向作用。可根据本镇(街道)的实际情况,集中精力抓出几项党委认可、群众欢迎的重点(特色)工作,增强自身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基层团支部,带动农村青年;要积极扶持一批规范化团支部,以点带面促团建。对部分团员多、开展工作条好、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的支部,要积极帮助他们创建规范化团支部,并以此作为团工作的支撑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农村团工作焕发生机和活力。

3、改革农村团组织设置,构建新型组织网络。根据农村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团组织缺乏工作主体,原有的组织形式已很难发挥作用的现状,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凝聚青年和团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利于团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扩大团内民主和团员参与”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校联建、行业建团等多种方式建立团组织,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的农村基层团组织网络,实现团组织的多重覆盖,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4、切实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要抓好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和一定数量的团员队伍。在团干部建设中要针对不同层面的的团干部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培养。对镇(街道)团干部要注重加强学习培训,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总体要求,在团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鼓励撰写理论和调研,同时要对他们多交任务,多压担子,努力提高镇(街道)团干部的实践经验、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对村级团干部要十分注重选拔,要严格按照村级团干部的任用标准,可以采取公开竞选、组织物色等方法,选好选准团干部。在发展壮大团员队伍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好教育关、管理关,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各种活动中感受组织的温暖,增强团员意识,充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

5、依托有效载体,为农村青年成长成才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经济条下,农村团员需求多样化,团组织要多层次设计载体服务青年。一是要加强培训,提高青年综合素质。借助团校、成教中心等为农村青年开展各种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培训;二是要利用团组织的网络优势及时向青年提供就业、市场、技术信息服务;三是要开展乡村青少年化节,活跃农村化,通过征赛、书画赛、科技化卫生下乡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化活动引导青年,充实农村青年生活。四是要引导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育各类青年专业合作组织和有特色的共青团实验基地,提升农村青年组织化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要适应形势,从共青团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多方位拓展职能,如积极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群众性化建设等方面的部分社会职能,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5

  一、基本情况

  索伦镇共有11个嘎查,27个自然屯,嘎查妇代会覆盖率为100%。从统计结果看,嘎查妇代会主任中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51岁,平均年龄37岁。在知识结构上,初中文化程度6人,占总数的5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总数的45%。嘎查妇联干部经济待遇由转移支付中支付,有一定保障。

  二、主要做法

  索伦镇妇联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加强组织建设,拓宽工作领域,巩固群众基础,使妇联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从源头抓起,构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格局

  基层组织是组织网络的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村委会承担着党和政府的职责,体现群众性自治组织特点。妇代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的配套建设,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冲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依靠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支力量,巩固妇女组织,抓住选举时机,加强妇女组织,使妇联系统的最基层在“组织、人员、载体”三个方面得到保证和落实。

  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建目标。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镇妇联及时跟进,把妇女工作纳入其中,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实现了基层妇联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开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衔接。一是镇妇联作为全镇基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目标体系的实施。二是在考核中明确妇联内容,把嘎查妇代会组织建设、发展女党员工作纳入考核细则。三是针对存在问题和没达到指标项目的限时改进。

  抓住“两委” 换届契机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我们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与镇组织委员、民政所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嘎查妇女组织建设。一是联合发文,共同部署。做好镇妇联、嘎查妇代会的定期换届。全镇11个嘎查,有10名女性进嘎查“两委”班子。二是采取措施,同步进行。采取嘎查妇代会组织建设与嘎查“两委”换届同步进行,嘎查妇代会主任由嘎查“两委”班子中女干部和计生专干兼任的办法,在换届后及时组建嘎查妇代组织,明确嘎查妇代会主任。换届后嘎查妇代会组建率为100%,有9名嘎查妇代会主任进入“两委”班子,占100%。

  (二)积极推进“妇女之家”建设

  索伦镇妇联认真贯彻落实旗妇联会议精神,按照党群共建组织的要求,全面推进“妇女之家”建设。截至目前,全镇11个嘎查都已经挂牌建立“妇女之家”,实现了“妇女之家”建设100%全覆盖。11个嘎查全部为二类妇女之家,但没有开展活动的经费,不具备健全的服务制度和工作档案,不能很好地发挥的功能;

  (三)“两新”组织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索伦镇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不断成熟壮大。据统计,我镇妇女人数在5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共有20个,大多数为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

  如何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妇联的群众基础,已成为新时期我镇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镇妇联依托党建带妇建,坚持有利于妇女组织和妇女作用发挥的原则,立足在党政大局、妇女工作上找准切入点,指导和帮助一些条件成熟的嘎查建立妇联组织,走出了一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部署和典型先行相结合的妇建之路。

  (四)基层妇联干部对做好工作充满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基层妇联干部大都提高了对妇女工作的认识,绝大部分妇联干部能够借助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广大妇女同胞服务,以良好的工作业绩体现自身价值。在工作实践中,妇联干部们都能自觉带领广大妇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大力宣传有关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知识,组织开展具有妇女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宣传、家庭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妇女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进而带动了“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美德在农家”等活动的普遍开展,较好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基层妇联组织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整体工作水平普遍提高。

  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着力增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引导能力,领导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抓培训,强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妇联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业务和科技、文化等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为她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抓宣传,树典型。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营造男女平等、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氛围。

  第三,抓服务,促发展。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在做好维权工作的同时,着眼于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出路,尤其是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协助镇社保所提供小额信贷项目、零就业家庭帮扶、贫困母亲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妇联工作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嘎查妇女干部兼职过多,妇联组织自身职能作用需强化。

  由于受职数限制,嘎查妇代会主任存在兼职问题。农村妇女中有一部分人政治觉悟低,对入党、参政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大部分妇女在家中唱主角,如果参与嘎查级事务管理,会遭到家人和丈夫的反对;有文化、有能力、有闯劲的妇女或外出务工或打拼自己的事业,不愿从事这一工作。

  (二)妇联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嘎查妇代会主任的学历层次全部达到初中以上,但个别人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工作中有时沿用慢性思维,难以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受经费制约,她们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极少,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创造性开展活动等方面受限。

  (三)嘎查妇代会活动经费缺乏且没有保障

  妇联活动经费严重短缺,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嘎查妇代会不得不取消许多服务妇女的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税费制度改革后,由于妇联办公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培训提高妇女素质、宣传引导妇女增收致富、帮助扶持弱势妇女维权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层妇女组织作用的发挥。

  四、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树立“大党建”观念。

  要把妇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一是要建立党建带妇建工作责任制。二是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之中,要继续把对妇女工作的检查考核纳入党建工作的检查考核,做到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二)切实保障活动资金,保障一定的活动经费

  经费是妇联组织活跃发展的必要条件,解决这一实质性难题,妇联组织建设工作就会游刃有余,解决妇女工作经费问题,最需要领导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村妇代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妇代会主任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嘎查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嘎查妇代会主任在推动基层妇女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女性素质,逐步形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合理的嘎查妇代会主任队伍,使妇嘎查代会主任队伍真正成为一支能够带领妇女群众致富的生力军。

  (四)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妇女工作,宣传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向社会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女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真正纳入干部的培训内容,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提高对农村妇女参政议政重大意义的认识,进而在行动上支持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6

为深入学习实践_,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调研组深入我市所辖农村对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多次组织召开了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基本上掌握了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全市有47个乡镇党委(其中建制镇24个、建制乡23个)、3个经济区党工委(高湾、李石、大南),614个行政村,613个村党支部(其中党委建制的3个,党总支38个,党支部572个),共有农民党员26513名。

二、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法:

几年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三级联创”活动成果丰硕(“三级:县区、乡镇、村”)。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区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30小项,“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乡镇党委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24小项,“五个好”村党组织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19个小项,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

2.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成效明显。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每年初按照倒排5%的比例,对后进党支部进行分类排队,采取领导包村、部门帮村、下派干部、交流任职等形式,帮助村里找症结,建班子,抓管理,找路子,进行集中整顿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三向培养”工程建设影响巨大。从__年开始,我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向培养工程”。在具体操作中,以平均每村5人的比例在全市确定了3000名的培养常数,按照“保持常数、动态管理、阶梯培养”的原则,进行跟踪培养。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经有675名致富能手经过培养成为党员,有576人由普通党员成长为致富能手,有405人进入村“两委班子”,51人成为村党支部书记,49人成为村主任,有40名培养对象总资产达到50万元以上,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此,人民网和《共产党员》杂志分别以大篇幅报道了我市“三向培养”工程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北三家经验”得到广泛推广。我市从__年开始,推广清原县北三家乡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根据农民党员的从业形式、个人专长、身体状况、思想素质等条件,按照支部设岗、党员认岗、党员大会定岗的程序,为有能力的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全市有614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这一活动,共设立4大类16小类共6248个岗位,农村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发挥。

5.党员培训工作扎实深入,党员素质得以提升。市、县有关部门采取“照单点菜、自主择训”的办法对农村干部进行各类实用知识技术培训,让农村干部在第一时间掌握实用信息和资料。同时积极鼓励村干部通过自考、函授等多种途径进行在职学历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两年来,市、县有关部门共开办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120次,培训13000余人次。

6.考核评价机制得到完善。各县区对村干部普遍实行了“任职承诺制”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将任期和年度目标向群众公开承诺,按照承诺内容,年终进行考核,排出名次,兑现奖惩,对连续3年排名末位的村书记进行组织调整。

7.一批典型英模迅速成长。自__年以来,我市先后树立了大孤家镇小甘河村书记赵景顺、大苏河乡平岭后村书记张金柱、红透山镇红透村书记隋长海等一批全市叫得响、群众评价高的先进典型,辐射和带动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向高标准迈进。

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令人欣喜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着力进行解决。

1.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乡村干部普遍反映,在农村取消各项税费和林权改革后,村里的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减少,缺乏必要的纽带,党组织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在缺少资金支撑的情况下,各种公益性活动很难组织,甚至个别村党支部的号召力还不如宗教组织的影响力。

2.个别村干部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从__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部门立案查处的涉及村干部截留私分扶贫款、乱砍滥伐、倒卖林木、非法买卖或者侵占土地的案件达262件,查处各类违法人员281人。

3.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目前,全市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为709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55岁以上的党员为12877人,占党员总数的35%。个别村60岁以上的党员超过党员总数的60%。

4.个别村中“两委”不团结现象依然存在。调研中发现,个别村村书记和村主任坐不到一个板凳上。目前,全市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数达258个,占全市村数的42%。

5.村干部工资水平过低。我市村干部工资是__年税费改革时定的,现已五年没有调整。随着农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提高,村干部工资过低的现象日趋明显。

6.村级债务过高现象不容忽视。我市实施土地、林权和税费改革后,土地已全部承包到户,林权已全部下放到人,农民各项税费已全部免除,村集体已无收入来源。60%的村负在外债,有的数额较大。

7.干部选举工作存在问题,急需改进。由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主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各种利益的作用下,有人借用家庭势力上岗,有的地方“贿选”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发生恶霸分子、劳教人员当村干部的现象。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农村建设。通过此次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我们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是各级领导必须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把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建设抓好。

二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党执政的基础工作来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事关基层组织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衡量村级组织建设的一把标尺。

三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村“两委”换届选举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农村“两委”换届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至关重要。

四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五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

六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

七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八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与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

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重大。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7

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掌握、了解我乡关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__乡采取一听二看三走访形式,调研我乡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全乡共建基层关工组织33个,其中有“五老”人员参与关公工作的6人。

一、做法和经验

(一)党委政府重视,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步伐加快。乡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加快了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步伐。在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中,选配好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是关键,我乡把身体许可、有威望、有能力、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充实到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岗位上。同时也为村级关工组织配有老同志为领导成员。

(二)基层关工委经费保障基本落实。落实经费保障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乡按照文件要求,积极抓好落实,党委书记当即召开会议会办,解决了13个村的经费。

(三)协调整合资源,基层关工委样外教育阵地建设得到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基层关工委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我乡按照“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阵地建设”的要求,立足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发挥“五老”优势,实行村校联办、家庭创办等形式,提高校外辅导站覆盖面。

(四)创建“五好五有”,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__乡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进一步加大开展“五好五有”创建工作力度。一方面,对原有“五好”基层关工委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保证不掉队;另一方面,对其他基层关工委强化指导,加大投入,确保早日达标。

二、存在问题

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成效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关工委“五老”参与不够。有些村居虽然建立了关工委组织,但关工委组成人员没有“五老”参与,影响了“五老”作用的发挥。二是基层关工委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有的村级关工委工作缺少计划安排、活动记录、台账资料。三是校外教育阵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下步工作意见

(一)工作机制再完善。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各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调查研究、评比表彰制度,努力把基层关工委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众组织。要建立详实的活动台账资料档案。对于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的青少年,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弃残儿童的思想状况、学习生活、“五老”结对帮扶等方面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立卷归档。要进一步开展“五好五有”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带动和促进面上工作。

(二)“五老”队伍再壮大。关工委是以“在职同志为主导、老同志为主体”的群众性组织。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采取宣传发动、典型引导、表彰激励等形式,进一步动员更多的“五老”参与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一些虽建立了关工委组织,但无“五老”参与的村更要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调查摸底,既要动员原乡、村级退下来的老干部参加,也要吸收乡村老党员、老教师、老农技和老政法人员参加。

(三)校外教育水平再提高。要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不断充实完善内容,切实提高办站吸引力。要在中心校外辅导站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五老”志愿者创办家庭校外辅导站,逐步形成中心校外辅导站,联办校外辅导站、家庭校外辅导站的关心下一代的社会教育网络。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8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调研组深入我市所辖农村对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多次组织召开了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基本上掌握了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全市有47个乡镇党委(其中建制镇24个、建制乡23个)、3个经济区党工委(高湾、李石、大南),614个行政村,613个村党支部(其中党委建制的3个,党总支38个,党支部572个),共有农民党员26513名。

  二、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法:

  几年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三级联创”活动成果丰硕(“三级:县区、乡镇、村”)。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区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30小项,“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乡镇党委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24小项,“五个好”村党组织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19个小项,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

  2.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成效明显。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每年初按照倒排5%的比例,对后进党支部进行分类排队,采取领导包村、部门帮村、下派干部、交流任职等形式,帮助村里找症结,建班子,抓管理,找路子,进行集中整顿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三向培养”工程建设影响巨大。从XX年开始,我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向培养工程”。在具体操作中,以平均每村5人的比例在全市确定了3000名的培养常数,按照“保持常数、动态管理、阶梯培养”的原则,进行跟踪培养。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经有675名致富能手经过培养成为党员,有576人由普通党员成长为致富能手,有405人进入村“两委班子”,51人成为村党支部书记,49人成为村主任,有40名培养对象总资产达到50万元以上,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此,人民网和《共产党员》杂志分别以大篇幅报道了我市“三向培养”工程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北三家经验”得到广泛推广。我市从XX年开始,推广清原县北三家乡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根据农民党员的从业形式、个人专长、身体状况、思想素质等条件,按照支部设岗、党员认岗、党员大会定岗的程序,为有能力的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全市有614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这一活动,共设立4大类16小类共6248个岗位,农村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发挥。

  5.党员培训工作扎实深入,党员素质得以提升。市、县有关部门采取“照单点菜、自主择训”的办法对农村干部进行各类实用知识技术培训,让农村干部在第一时间掌握实用信息和资料。同时积极鼓励村干部通过自考、函授等多种途径进行在职学历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两年来,市、县有关部门共开办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120次,培训13000余人次。

  6.考核评价机制得到完善。各县区对村干部普遍实行了“任职制”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将任期和年度目标向群众公开,按照内容,年终进行考核,排出名次,兑现奖惩,对连续3年排名末位的村书记进行组织调整。

  7.一批典型英模迅速成长。自XX年以来,我市先后树立了大孤家镇小甘河村书记赵景顺、大苏河乡平岭后村书记张金柱、红透山镇红透村书记隋长海等一批全市叫得响、群众评价高的先进典型,辐射和带动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向高标准迈进。

  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令人欣喜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着力进行解决。

  1.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乡村干部普遍反映,在农村取消各项税费和林权改革后,村里的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减少,缺乏必要的纽带,党组织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在缺少资金支撑的情况下,各种公益性活动很难组织,甚至个别村党支部的号召力还不如宗教组织的影响力。

  2.个别村干部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从XX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部门立案查处的涉及村干部截留私分扶贫款、乱砍滥伐、倒卖林木、非法买卖或者侵占土地的案件达262件,查处各类违法人员281人。

  3.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目前,全市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为709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55岁以上的党员为12877人,占党员总数的35%。个别村60岁以上的党员超过党员总数的60%。

  4.个别村中“两委”不团结现象依然存在。调研中发现,个别村村书记和村主任坐不到一个板凳上。目前,全市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数达258个,占全市村数的42%。

  5.村干部工资水平过低。我市村干部工资是XX年税费改革时定的,现已五年没有调整。随着农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提高,村干部工资过低的现象日趋明显。

  6.村级债务过高现象不容忽视。我市实施土地、林权和税费改革后,土地已全部承包到户,林权已全部下放到人,农民各项税费已全部免除,村集体已无收入来源。60%的村负在外债,有的数额较大。

  7.干部选举工作存在问题,急需改进。由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主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各种利益的作用下,有人借用家庭势力上岗,有的地方“贿选”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发生恶霸分子、劳教人员当村干部的现象。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农村建设。通过此次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我们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是各级领导必须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把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建设抓好。

  二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党执政的基础工作来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事关基层组织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衡量村级组织建设的一把标尺。

  三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村“两委”换届选举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农村“两委”换届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至关重要。

  四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五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

  六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

  七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八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与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

  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重大。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

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9

  江城社区位于江城镇中部,是江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2.21平方公里,耕地1420亩,人均0.34亩,山地、林地550亩。党总支下设六个党支部(包含1个老干部支部),现有党员212名(包含预备党员6名),村组干部34名。辖六个居民小组,其中第六居民小组属驻地工作单位的居民,现有人口6068人,1448户,其中农业人口4061人,非农业人口1772人,流动人口235人。另设有一个综合服务站,承担着江城城区内的卫生清扫清运、市场秩序维护等工作。XX年,社区经济总收入30374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8120元。

  一、换届后社区“三委”领导班子及小组干部管理、运行情况

  当前,江城社区正处于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老年活动中心二期工程、文星阁周边开发、拆临拆违、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美丽家园建设等中心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社区以今年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注重选齐配强班子、培养后备干部、储备优秀人才,XX年6月8日,江城社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选举产生“三委”成员12名,其中党总支委员会委员5名;居民委员会委员5名;监督委员会委员3名(书记主任“一肩挑”)。同时推选产生小组干部17名,其中,支部书记5名,小组长6名,副组长6名,加之聘用户籍管理员1名,社区村组干部共计30名。“三委”班子平均年龄47.9岁,女性干部2名。较上届班子比,成员变动不大,分工稍作调整,为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总体来说,在江城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社区“三委”班子及小组干部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江城镇打造旅游小镇、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三委”班子及小组干部管理、运行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村组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高,思想观念落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得不够好。二是部分“三委”干部对村民小组监督指导不够,致使一些工作难以推进。

  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中选拔干部,把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一定群众基础的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在培养上下功夫,在带动上见成效,力争通过“三培养三带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让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江城社区党总支有总支委员5人,下设东门街一组、南门街二组、西门街三组、北门街四组、正街五组及老干部党支部6个党支部,党员212名,其中预备党员6名。党总支连续3年被中共江川县委评为“年度作风述职述廉评议先进领导班子”、被中共江城镇委员会授予XX年度和XX年度“先进党总支”称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县级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近年来,江城社区始终按照“围绕经济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以党建活动为载体,将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组织,狠抓落实,以党建工作力促社会经济建设的全盘推进。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完善社区党员干部学习管理制度,坚持社区“三委”每星期1次集中学习、各小组党支部每月15号的“政策理论学习日”制度。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和省、市、县、镇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全村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以远程教育为平台,开展业务知识和实用技术等培训,不断提高全村党员的综合素质。XX年组织党课2期,累计参加人数412人次,占应参加人数的97.9%。

  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一年来,江城社区以“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跨越发展先锋行动为契机,牢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创先争优、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的主题,丰富活动载体,营造争创氛围,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按照“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首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对症下药,抓实抓好党总支和各支部的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工作,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工作中,党总支、6个党支部及社区全体党员签订“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年度书。以公开、量化排名和考核评比为主要抓手,广泛动员各党支部及党员争先进位创“发展先锋”、执政为民创“服务先锋”、凝心聚力创“和谐先锋”、强基固本创“云岭先锋”。

  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在今年社区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中,县镇村干部75名,共联系群众196户。其中,江川县政府办35名干部联系群众104户,江城镇干部6名联系群众19户,社区干部34名联系群众73户,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近期,针对中央政治局率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深入党员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刻领会学习中央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做好“四群”教育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加强廉政建设,塑造廉洁型党组织。社区党总支完善党务公开制度,设立党务公开栏,公布社区“三委”的照片、姓名、职务、事项,虚心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保证党总支工作情况和自身建设情况的即时公开。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江城社区按照城联发〔〕25号文件精神,严格贯彻执行《江城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程序办理,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工作体制,完善配套机制,建立工作台帐,加强督促指导,注重工作实效。坚持政务、财务、居务、党务公开制度,实行服务制、首问责任制、办结制等制度。

  三、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212人,其中预备党员6人。女党员51名,占党员总数的24%;45岁以下党员99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54名,占党员总数的25.5%;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党员71名,其中大学及大专以上学历12名,占党员总数的5.7%。XX年新发展党员2名。党员结构整体上呈年轻化、知识化、性别比例更合理化发展。

  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以及《中共江川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通知》(江组发〔〕18号)的文件要求,江城社区严格把关拟发展对象的质量。每年在确定拟发展对象的工作中,通过把握党章相关内容、自制党章知识测试试卷,以试卷成绩作为考察发展对象政治素质的第一要素,同时注重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在把握政治素质第一位的基础上,突出其时代特征和行业、岗位特征。

  江城社区党总支始终把农村教育培训作为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分类培训,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坚持把推动产业发展放到突出位置,从实际出发设置课程,同时严格党员日常管理,督促履职践诺,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党员宗旨意识,以发展党建工作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党员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得到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教育,严格管理,保持党员先进。党总支严格管理,督促各小组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干部每月15号的“政策理论学习日”。注重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双带头教育,即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组织培训讲求实效。去年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培训党员14次,总支讲授党课2次,镇党委参与培训会2次,培训党员达95%。

  践诺,创先争优,发挥党员作用。每年初,组织全村党员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党支部督促党员履诺,党总支年底评诺。进一步培养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民主评议,评分定级,督促党员履职。结合实际,将全村党员分类定级,按照各类型党员所在各个领域发挥不同的先锋模范作用,分层量化指标,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年底,党总支组织召开党员党性分析评议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建议。最后通过“三评一定”,确定党员等级,督促党员履职。

  江城社区党总支按照有党旗、有誓词、有上墙制度、有电教设备、有书报学习材料、有桌椅、有宣传栏、有活动室标志牌“八有”的建设目标,统一上墙制度、制定版面格式、规范上墙内容,使之既简洁大方又能较好地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作用。村组利用活动场所召集党员干部群众决策议事,认真开展政治、科技、文化等学习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利用远程教育收看相关内容,充分提高活动场所利用率。每月组织2次党员干部观看学习,并做好“三簿一册”的记录。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把电视教育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的先进科学技术真正地指导实际生产,为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及大幅度提高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提供有效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存在的问题:一是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责任落实不到位,少数党支部战斗力不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不强、办法不多。二是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整体素质偏低,作用难发挥,难于体现先进性,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三是干部作风有待改进。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工作拖拉,效率不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四是党建工作亮点不多,载体不丰富,创新工作成效不够明显。五是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学习成果转化存在一定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以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为契机,抓好党组织整改升级: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继续抓好干部队伍管理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常务书记的作用,加大履职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大党建经费管理力度。加强监管,使各项党建经费发挥效益化,整合有限的财力、物力、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夯实基层,确保实效。三是改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制订长远的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准确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适应当前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利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四是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以点带面的方法,使全体党员在典型的带动下奋发工作,锐意进取,为加快社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五是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把电视教育和种植养殖的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的先进科学技术真正地指导实际生产,拓宽播放渠道,在电视频道上设置专门的基层党建频道,让群众打开电视学技术,在家就能受教育。

  目前,江城社区党总支和全体共产党员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打牢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组织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以上是关于“乡镇长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分享,想了解更多“述职报告”就上腾游文库(www.tengoyou.com/wenku/)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反馈。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