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稿 采访稿自强不息的人 (11篇)

采访稿是**记者采访形成的各种文字记录**。以下是有关于采访稿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采访稿 采访稿自强不息的人 (11篇)

采访稿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学四年漫长而又短暂,为了做好准备,以最佳状态面对未来,于是采访了一位优秀学长,在与他的访谈中,我感触颇深,也受益匪浅。

生活篇

“前两年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年的时候知道自己不知道,第四年时候知道自己知道。”这是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从大一我们踏进大学校园,各种各样的困惑就形影不离地围绕在我们之间,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惑……在这些困惑面前,我们变得不知所措,想一次次突破却越陷越深,以至后来的“自我投降”或者“自我逃避”。通过采访,学长为我指点迷津,道明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自己。或许有人会说“要是我自己能处理了,还寻求帮助干嘛”,但“自助者天助之”,说实话,真正能让我们走出困惑的也就只有我们自己了。我们一旦觉察自己有困惑,应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下,找一个安静的、没有任何干扰的地方(比如图书馆等),与自己进行心灵的对话。问问自己“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情况会怎样?我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呢?”

老师或学长。老师毕竟是长辈,不论阅历或经验都远在我们之上,是一个很好的请教途径。其实,同辈的学长,也许会给我们料想不到的结果,因为他们也曾跟我们一样迷惑。

学习篇

现在不管是励志大师,还是各种畅销书籍,都在积极倡导人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目标有计划,并且合理安排时间,这些道理无人不晓,但还是有那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疑惑。在与学长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也曾有这样的问题,他为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1目标不能制定得太空、太大,让自己难以达到。要脚踏之地

2计划不能制定得过于完美,只有“超人”才能完成,而非“常人”所能完成。

3要坚持自己的目标,要讲究效率,讲究速度。

4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应劳逸结合。多读书,读好书。在采访过程中,学长向我简述了他的“五段学习法”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我觉得我们应该借鉴之。

发展篇

转瞬光阴,似水流年,四年的大学生活匆匆而过,作为一名毕业生,在踏上新的征程之际,学长也给了我们一些寄语与期待。学长说道:“大学是一片给予我们最多人生思考、最多汗水和最多欢乐的地方;大学是一生中储备知识、性格成熟的最为宝贵的时期。是啊,大学生活美好却显短暂,四年时光,稍纵即逝,因此,我们更要铭记学长寄语,切勿虚度光阴。

一次简单的采访,却让我收获颇丰。这次的采访活动丰富了我的学习经验,提高了我的思想,实在是受益匪浅!

采访稿2

这学期前前后后也采访了许多人,涉及的面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没能采访到真正的“高层”人物还是比较遗憾。从刚开始的紧张羞涩,渐渐地到驾轻就熟,对于刚开始接触的人物采访我自己还是有着较多的感受。

采访对象的选择

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我认为是能否造就一篇优秀人物采访的关键所在。小组作业时,我们的选题是“父亲节”。这个选题,对于采访对象的要求其实比较简单——成年男性。但是成年男性这么多,如何挑选更适合这个选题的人物呢?

刚开始因为小组分工并不完善,大家对于采访对象的挑选更偏向于自己的片面理解。我也就找到了某位男教师开始了采访,结果就是采访十分顺利,老师十分配合,但写出来的稿子没什么新意。而小组其他成员的稿子内容则更加吸引人。有人选择了有3个孩子的南区水果店老板,有人则选择了离家在外与父母妻儿相隔千里的学校保安。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显然他们的更具有代表性与“新意”,而我的选择出发点停留在了任务的完成度上而非质量之上。青年教师也许更适合采访,他们的语言能力会使采访更顺利,但在这个选题之下,显然其他的选择更能表现主题使选题的新意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今后的采访,挑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将主题体现。采访也不能一味求稳,追求一些新意或许才能获得更好的内容。

采访的背景准备

完成一次好的人物采访,我认为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话题的背景也应该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知识。不然或许就会遭遇我所遇到过的尴尬。

学期后半段有幸来到解放日报体育部做关于世界杯的专题报道。我主要负责电话采访一些足球教练纪录他们对于某一场比赛的看法。我自以为对采访对象十分了解(大多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知名教练与体育评论员),但实际采访中却是漏洞百出。

首先,语言上遭遇了危机。由于一些主教练来自上海讲着一口地道的上海方言,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即使后来用普通话对话也时常在一些关键语句上因为口音问题而不能正确理解意思。记得一次采访一位沪上著名教练,因为前期没有心理准备,电话采访时才发现采访对象的语调“惊人”的低。低沉的语调使很多话变得含糊不清,那次的采访最终也因此失败。

除了采访对象的准备外,背景知识的准备也必须充足。还是在实习期间,一次采访圈外人士预测比赛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前一场比赛我自己也没有看,而采访对象对于足球也不够专业,就出现了采访过程两个人无话可说的境地。

两次失败的经验也提醒我做好采访前背景了解的重要性。对于采访对象,适当了解他的身份有助于更顺利的进行采访;对于采访选题的背景,完备地做好先前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采访稿的撰写

刚开始接触采访稿的撰写,我也犯下了不少毛病。由于不能熟练地掌握采访稿,我的第一篇采访稿被小组成员批为过于客观,缺乏适当的文学性修饰。当然,对于一篇采访稿尊重采访者话语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将话语转变为文字又不能少了文学的修饰,不然采访稿就会显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而实习时,我的一篇采访稿也被老师批评了。由于我对于采访对象的话题有着自己很多的见解,于是在文章中有意无意的加入了我的意见倾向。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话语方式与采访对象身份不符的现象。

在采访稿的撰写之中,如何将事实的客观性与文字的文学性更好地结合显然是我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从采访者的角度出发,尊重受访者的意图,而在文字上则需要部分润色,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也需要不断的实践作为基础吧。

采访的策略选择

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我认为应该是选择不同的采访策略。策略的内涵即是选择不同的话语方式、不同的语言氛围以及不同的话语量。比如采访“下层”受访人时,我大都会比较主动,尽量将语言氛围变得轻松使受访者能够较为自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采访中我也会适当的掌握主动权,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受访者整理自己的思路与看法。

而对于“中高层”受访者,我一般不会过于主动,而是将采访的掌控权交予对方,给受访者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两种不同的策略,也是基于两类受访者不同的社会身份、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对而言,“中下层”受访者可能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相对怯于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同时表达中也可能会因多种因素造成表意不清等问题;而“中上层”受访者相对文化水平较高,对于特定问题相对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仍然选择给予对方过多的引导势必将使受访者感到唠叨琐碎。

所以在这样的考虑下,针对不同的受访者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既能使采访顺利的进行也能建立更好的互动环境。

这个学期开始全面的接触采访与写作,实地采访与电话采访都做了不少,但是我感觉还是远远不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也告诉我,采访只有做了多了才能有感觉,文字、语言上面才能有进步。或许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反复强调的实践的重要性的很好体现吧。

同时,在采访中我也发现自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可能会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对于普通的农民工或许我更能放得开,而面对著名运动员或者知名教授则会显得拘谨。起初,我也是总因为紧张而使采访不那么顺利,但随着采访次数增加自己也变得自信,并且能够做到与受访者一定量的有效互动,不再只是那个被动的记录者,开始成为了互动者。而这样自信的由来,既来自战胜自我胆怯心理的一次次实践,也源于对受访者、采访背景的充分准备。

在采访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信息提取方面急需提高。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受访者特别健谈,于是便需要将他的大篇幅内容微缩到小篇幅;有时候则会遇到受访者迟迟不能点到问题的内核而游离与提问之外。第一个问题考验的是自己的文字压缩能力,第二个问题则考验的是记者的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我也发现,问题的设计往往赶不上实际中的变化,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设计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而设计的串联点就是和受访者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动将自己的观点传递,同时将自己的疑问抛出将受访者引入自己的设计之中。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采访内容。

这学期的采访与写作课使我受益良多,汲取了许多采访的理论知识。而实践中,一次次的采访经历则让我明白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既不能脱离理论而自成一套也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而无视实践中的变化。

现在只是一个起点,希望这样的总结与体会能够给我今后的采访以提醒,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采访实践又能给予这份体悟以更多的内涵。

采访稿3

教育,历来都是人们所重视的重大事情,教育的施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协作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在我国古代,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自不教父之过”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当前的社会,人们外出工作的机会增多,特别是农村家庭,父母多是选择去外地工作来改善经济条件,因此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或亲属来照看,造成了很多“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村剩下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致使很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产生。

大多的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等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从事教育行业值钱,我就对留守儿童问题有所关注,但在具体的教育工作当中,我才发现有太多的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为此,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并不断从实践中反思,在此分享我的些许经验:

一、关心儿童,和孩子们做朋友

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相对来讲比在家庭的时间更多,所以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教师需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针对一些孩子需要时常的谈谈心,鼓励和肯定,让留守儿童与教师之间关系更加密切,成为好朋友,如此便能更加容易掌握孩子们的状况。

二、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也要他们的学习

针对学习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等,让孩子的们的生活和学习都能够稳步进行。

三、对他们的品行的教育

让他们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能以优秀成绩完成学业;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散步、聊天,了解他们的各方面情况。

四、积极组织活动让留守儿童参加

五、学校与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员共同努力

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关爱都是为了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有着共同的目的。学校早早的便建立了孩子们的监护人员的信息,及时与他们联系,共同关爱孩子。

六、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

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特别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不过这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我们学习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综合管理,有效的健全了制度。

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的努力,需要我们所有家庭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支持,为了孩子们,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采访稿4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姚富渝同学,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小伙,怀抱着对社会的一片热枕,在年轻的岁月里,毅然决然的投身于应用心理学专业,这一选择就是一段又一段峥嵘的记忆。

无数次参加莞城心理志愿者活动,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去欢乐,为养老院的老人送去温暖,为路上的行人习来暖暖的春风。

这就是他,一个在心理专业不被理解的时候仍然无悔于自己选择的青年人。在今年新春到来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姚富渝同学。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我十分感谢姚富渝同学可以在喜迎新春之际,仍然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据我们了解,心理学专业在国内还很年轻,我们很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您选择学习这个专业呢?

姚富渝同学(以下简称姚):我从小就想要帮到很多人,我觉得能够把自己回报给社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且,现代社会压力很大,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老年人被迫住进了养老院,小朋友也只得每天呆在托儿所里,终日工作的中年人还有青年人,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有很多的心理问题,揭开困惑,帮助各个阶层的人使得我更加开心,活在幸福当中,给我带来满足感。

记:您经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专业,在这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您认为心理学和你最开始设想的有什么偏差?

姚:我在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前,对于心理学更多的是觉得自己仍然是很迷茫,觉得心理学的操作基本上是全凭经验的,以胡子长短论英雄,接触的案例多了,自然就会熟络的多,因此一度觉得心理压力很大,觉得责任重大。但在一年多之后,才逐渐觉得,我以前的想法是不对的,起码是不准确的,心理学是建立在成熟而健全的科学体系上的,它讲求着科学的一般规律性和客观严谨性。心理学甚至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早期思想哲学,有一部分还沿用至今。后面还出现了许多富有科学性的心理学思想,如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强调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引发了心理学的革命,还有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等。这些内容的学习都丰富了我的眼界,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记:听了您讲了这么多有关心理学的具体内容,我也觉得很有兴趣,我很想问您的是,您对以后的心理学人生是如何规划的?

姚:我觉得心理学是是我感兴趣的学科,我想要在今后的几年里趁年轻静下心来做与心理学有关的事情,这也意味着我人生的完满。首先要做的就是准备参加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的相关工作,稳打稳扎几年,以便更多的了解这个学科,

其次我还要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的等级考试。我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实现我最开始的人生理想,有爱,也有快乐。

采访结束了,但姚富渝同学那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还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当中,回想起他在采访过程中时而执着的声音,不需要更多的话语,我想我已理解了他对梦想的诠释,愿姚富渝同学可以在新的一年里,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成为他梦想中的想要成为的人。

采访稿5

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另外我家远在辽宁。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就是这样一件让我一筹莫展的事情,却让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决了。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务,而且还受益匪浅。

采访前我通过各种关系了解了校友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其次我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与采访有关的资料。这样我可以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提问及采访技巧来使此次采访顺利的进行,从而挖掘一些我想要的答案。

毕业的她,已经工作8年了,现在也已经是2岁孩子的妈妈,但当我问及她的大学生活,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那份快乐与幸福。"大学生活是难忘的,值得回忆的"她肯定的说。随后她回忆江财的校园,一草一木,问我学校的变化,就这样,我们的谈话在回忆与现实这八年的对比中开始了。

清晨湖边的琅琅读书声,中午食堂里拥挤的打饭场景,还有夜晚宿舍的卧谈,这些都是我们的共鸣。当我说起江财的变化时,学姐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情,说"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时候回去看看母校,看看老师,那里的花草,我住过的宿舍,我走过的江财的每一条路。都是回忆。""忆往昔"的开场,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打开了被采访者的心。回忆就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的上演。她的脑海里是江财的过去,我的话语中是江财的现在,就仿佛我们做了一次时空的转换,我回到了过去而她旅了一次游,我把她带回了母校。

不知为什么,突然在想:三年后,我真正的离开了江财,会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悲伤?喜悦?恋恋不舍?迫不及待?可能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喜忧参半吧!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是,我不会忘记,我的大学生活,我的老师同学,我的母校。不论我在哪里也不论我在干什么,我依旧是江财人。也许两年,也许十年,抑或是更长的时间,我才会回到母校,我希望看到江财的变化,我希望听到令我惊讶的消息,就像现在学姐的表情一样,为江财的进步而骄傲,也为自己曾经是江财人而自豪。

接下来,我就开始提问我最关心的话题了。学姐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女人来讲,真的是很好了。可我要问的是这样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吗?与她上大学时候的梦想,以及大学毕业时的梦想是一样的吗?她没有正面地回答我,只是说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不能坚持你的理想,那么就要接受现实。也许你会说你可以坚持下去,但有些时候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能简单的说说你的理想吗?简单的谈谈大学刚毕业时的理想就行。""大学刚毕业时,说实话我很矛盾,一点也不兴奋,因为我在考虑留在南方还是回来(回辽宁),江财在南方还是很好的,所以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现在南方找找工作,闯一闯,因为还年轻,我想有我自己的事业。但我的父母是反对的,因为我是独生女,这四年在南昌我们每年就只能寒暑假的时候见面,他们说很想念我,并且我一个人在南方他们不放心,南方那边没有亲友,就只能我一个人,他们坚决不同意。一直劝我回来。在加上我没有找到令我可心的工作,最终,我还是妥协了,我回来了。""你我一样,背景差不多,所以你也要考虑到这一方面,除非你很有把握,在南方会有更好的发展。""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职业规划是没有用的呢?理想会被现实打败?"我继续追问,也不全是这样的,如果当初我回来后的情况很糟糕,也许我还会去南方追寻我的梦想。理想就是一把尺子,一直在衡量现实的差距,一直在提醒着你的人生是否偏离了轨迹。也许你没有达到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但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规划的作用。"

大一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我认为很简单,因为我的头脑中一直有未来的规划图,有时候我很明确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但真正动起笔来形成文字,我苦恼了。我觉得我的理想就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远远的看见,我甚至连怎样去实现理想都不知道。我试图寻求一种可以快速、顺利实现理想的路,我在思考毕业后的选择,大学中该怎样生活,该掌握什么知识…可我陷入了更加迷茫的境地,最后我不得不用"走一步看一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这次与学姐的谈话,让我有了再一次规划的想法。没错,有理想的人就像看到灯塔的船,内心总是温暖的、踏实的,不论现实有多么的残酷,也都不会被打败!

大学学什么?大学学到了什么?这一直是我关心的话题。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忘掉一切后表现出来的东西。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想求证。

学姐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我很想知道她对大学的态度。她告诉我,尽管这样,大学时光以就是她最怀念的,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在那段时光最终形成的,那才是她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学知识"她肯定的说,"就像现在我还在依旧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大学中有很多事需要学习的,如果你仅仅看到了专业课的那点东西,你肯定不会走很远。其实大学的学习全靠自己,你肯定都听了很多遍了,但有时候听到不代表做到,你真的做到了吗,自主学习?"我惭愧的摇摇头。"图书馆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你可以涉猎很多知识,你感兴趣的课程都可以去旁听,这就是大学,每人去干涉你的生活,一切由你做主,这真的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啊!"没错,我也是深有同感的,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安排,逐渐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自己的思想。"还有一项更重要——要学会怎样建立自己的人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提高自己与别人说话办事的能力。"终于说到我最痛疼得事了,人际关系是我一直很重视的环节,但有时并不如我所愿。"没有人一出生就会做得很好,有可能你和陌生人接触的少,没有找到谈话的技巧,慢慢来相信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做的很好的。待人关键就是要真诚,真诚是很重要的,通过和你的谈话,我觉得你的沟通能力还是很强的。""谢谢学姐给我的鼓励,我会记住你说的话的,努力做得更好!"

最后一个话题——情。友情,师生情,爱情。宿舍就是一个家,宿舍的四个人朝夕相处,总会有摩擦,来自天南海北,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所以这也更能培养宽容的胸怀。"还记得我们寝室四个人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会,每天一个话题,我们按生日大小派名,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玩的,我们之间的友谊还是很纯的,即使吵架也都是些生活上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过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不会有人太往心里去。"

师生情与其说是珍贵不如说是难得。有时只有上课的时候见到老师,时间很短,这就更需要自己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学术问题,这就看你思考有多少了,老师还是很喜欢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学习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你也会得到的更多。有些知识来的更直接。

爱情,最敏感的话题。此刻学姐的表情是甜蜜的。"回忆起曾经的他了?""都已经过去了。""那你们还有联系吗?""没有了。"就让甜蜜留在她心里吧。鉴于她已经结婚了,我就没有过多的问下去,因为那是她的独家记忆。爱情不能强求,我依旧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的出现。

三个小时的聊天采访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谈话内容却让我终生受益。这是一次老乡校友间的亲密谈话。感谢学姐的配合,我才完成了这次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我内心的任务。

暑假过后,我就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这次谈话让我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让我知道了该做什么,该注意什么。大学学什么?总结一句话就是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都在进步,即使它是一小步。

采访稿6

时刻: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此刻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钟爱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钟爱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但是他不让看闲书。怎样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就应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以前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钟爱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钟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因此,不管你喜不钟爱,必须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就应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母亲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必须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联,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推荐,就应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采访稿7

感动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股蓬勃的力量。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2010年,在民商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一批我们为之感动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者自己的精彩,感动着你我。

柔中带刚,一面是女性的温柔细腻,一面是不乏男性的威严与大气。于晓楠,以自己充实而高效的生活经历向我们演绎了大学生活的真谛。严谨、认真、负责的她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感动民商颁奖晚会”后,我们有幸采访了于晓楠学姐。

记:学姐,您好。《锦瑟》在您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辉煌的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您的眼里,《锦瑟》给您或者说在向我们民商传递着什么?

于:首先《锦瑟》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欣慰,在我的眼里,《锦瑟》已经渐渐地溶入我的血液,其中有我对它情感的寄托。《锦瑟》自2003年创刊到今天很不容易,四个板块都有不同的精彩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锦瑟》了解发生在校园内的各项活动。但总的来说,我们以与法律有关的内容为主,让同学们通过参与《锦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锦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让《锦瑟》成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好帮手。

记:我们知道出版一本刊物不是一件容易的市事,寻找海量资料,筛选,联系出版等,在这其间,一定遇到不少困难。是什么信念支撑你无谓地面对这一切?

于:其实从加入《锦瑟》那天开始,我就对它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发刊,那种期待和喜悦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感觉它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你所说的困难和这相比也不算是困难。从骨子里透着一种责任,告诉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将每一期做好,也许正是一种对《锦瑟》的热爱支撑我走到今天,同样今后无论走到哪,都会将它装在心里,因为我的成长和《锦瑟》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想说:《锦瑟》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记:四年的时间真是一晃而过,想必大学生活一定给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能不能用一段简短的话来概括下自己的大学生活?

于: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最值得珍惜、记忆的日子。在大学思念,从懵懂到今天的成熟,经历了很多。也曾跌倒过,但无论如何,令我庆幸的是,每一次跌倒,我都抓起一把沙子重新爬起,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无悔!

记:今后有什么打算?

于:呵呵,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法学硕士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我会在那里开始另一段人生之旅。

记: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说一下您的寄语吧。

于:民商是一片能够激发热情的土地,希望在这里你们能够带着一份执着,一份坚忍勇敢的心走下去,在各方面发展,锻炼自己,祝愿你们四年后带着硕果离开。

采访结束了,但晓楠学姐的一番话语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被她的那份责任心深深打动,看着她诚挚的眼睛,不需要更多话语,已经完全理解了她对学校,对与之有关的一切的情感。让我们以她为榜样,续写更多民商传奇,在此祝愿晓楠学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创造更多精彩。

[

采访稿8

一般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会准备一份采访提纲。如果要回答采访提纲怎么写的问题?我想还是先要回答什么是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这些问题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认识。

一、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他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六、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键在于采访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的访对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么办?无所谓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可能你在采访前期的准备时并没有发现这条线索,别的报纸也没有提及,而此时你的采访对象说了出来,你就需要紧追不放,在完成新闻采访主题的同时你还拿到了别人之前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闻。

写采访稿的心得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5、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稿怎么写

采访稿9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5、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

采访稿10

六月二十五日,今天开始我们的暑假社会实践正式拉开了序幕。

今天的任务格外轻松,主要是昨天傍晚组长梁一召开了一个工作部署的会议,会议上她一丝不苟地讲解明天要注意的细节,把工作内容安排得井井有条,提前联系好了要采访的老师。今天实践的内容,主要安排是采访学校招生就业办以及人事组织部的老师。昨晚说好的九点半在十五号楼下集合,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早早地在楼下集合了。可能是第一天大家的热情高涨吧。我们先去采了招生就业办的叶老师,从他那里了解了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当我们面对“专业不对口”这个问题所需要保持的心态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技巧,比如说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做一个水陆空多栖全面发展的人才或者提高自己的a>技巧以此是自己能够在不利逆势中处于较有利的地步。接着我们去了人事组织部做了一个简单的采访,基本上向老师了解了学校在招聘人才中所关注、看重的内容。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老师还给我们这个活动几点建议,大致方向主要是走访企业,从企业入手。

经过这一天的忙碌,我从中学到了不少。在面对专业不对口这个逆境时,我们必须要沉着应对。这个问题在当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尝试着提高面试技巧,提高个人自学的能力,做一门学一门的能力。据我初步了解,能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大学生还是属于少数,所以,我觉得通过这个课题的调查,能够使我清楚地了解当今形势以及从中总结方法,以致于使自己在求职的道路上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这天的调查,我们也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以及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采访稿11

在采访之前我就一直很不安,因为想了很久都想不到要怎样开始着手。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也不知道要采访的对象是谁,怎样选择采访材料,因此一直都没办法开始怎样做这个采访的大型作业。可是作业还是得做,采访还是得进行。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以前的部长—庄经荣师兄。因为师兄在我们学院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8000元的奖学金、组织部的部长、“美在海滨”得奖者之一……以及其它很多的得奖。相信在我们学院应该没人不知道的了,所以我选择了他作为我的`采访对象。可由于他人在主校,而且时间也不怎样允许。因此我选择了在网上跟他进行一次采访。

在采访之前,我先进行对他的一些简单的了解:应电081班班长,文秘091班班助,25期预备党员。曾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各项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文体活动,并获得相应奖项。可谓是成绩辉煌、工作学习两不误!因此我也准备了一些关于学习、工作的问题,包括如何的安排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以及他对组织部这个部门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在生活方面,我也准备了一些有很意思的问题:包括一个月多少生活费用、喜欢什么颜色、最有纪念的一件事是什么、还有你对大学生谈恋爱有什么看法等等。

一切准备完成后,我就跟他约了一个有空的上网时间,然后进行对他简单的网上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虽然没有看到对方的面,但在他回答的时间段来看,他还是很认真的对我的问题进行回答,能感受得出他有认真思考过。因此我也很相信这大部分是他个人的意见,而且用文字的方式回答也可以把它内心的真正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当采访的问题我都差不多问完了,然后我们还聊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并请教了他一些学习心得,谈谈家常之类的。发现他除了学习好,工作好之外!他还是个性格很开朗的人,说起玩笑来还真能把人雷倒,这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另一面。

采访结束后,我整理了一下记录,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语言修饰。修改了一下语言的逻辑,最后整合成一篇采访稿。时间用了整整一个晚上,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都完成了。总之,从开始准备采访到采访结束,我明白到真正要做好一件事,还真不简单。时间要合理安排,准备要充足,还要做好记录、整理,每一步都不能缺少。我想这也是老师要我们做大型作业的真正原因吧,是让我们明白到。不亲身经历做过,成绩是不会出来的。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采访稿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站内容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反馈。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30日 下午3:34
下一篇 2023年10月30日 下午3: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