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总结主要围绕力、热、电等主题,用简洁明了的表述方式将物理公式和规律总结为简洁明了的口诀,便于记忆和应用。
比如:“牛顿运动定律与机械能守恒,串联并联规律记心间”;“比热容,热值计算时注意单位转换”,“温度、压强浮力四概念,画图找准液固气体是关键”;“电路电流电压电阻串并联,实验表格会填写”。此外,还包括“能量转换与能量守恒定律”、“速度计算公式”、“密度公式”、“欧姆定律”等重点知识的总结。
这些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1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2
1、重力公式
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2、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F1/F2=l2/l1
3、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4、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5、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6mm2
6、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7、浮力公式
(1)F浮=F’-F(压力差法)
(2)F浮=G-F(视重法)
(3)F浮=G(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8、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9、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10、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11、密度公式
(ρ水=1.0×103kg/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12、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5)U1/U2=R1/R2(分压公式)
(6)P1/P2=R1/R2
13、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4)I1/I2=R2/R1
(5)P1/P2=R2/R1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3
1、速度
公式:V=S/t
定义: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m/s和km/h。
2、重力
公式:G=mg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mg,g为比例系数,重力大小约为9.8N/kg,重力随着纬度大小改变而改变,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3、密度
公式:ρ=m/V
定义: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国际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此外还常用克每立方厘米(g/cm³)。对于液体或气体还用千克每升(kg/L)、克每毫升(g/mL)。但g/L一般不用。
4、压强
公式:p=F/S
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
5、液体压
公式:p=ρgh
定义: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的压强称为液体压强。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速度V(m/S)v=S/t;S:路程,t:时间。
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XL1=F2X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4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4、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米/秒。
6、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8、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0、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1、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三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初中物理公式总结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站内容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