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是对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型、特点、价值、开发条件、开发意义等进行调查分析后所撰写的报告。它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基础资料。以下是有关于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
一、调查的背景目标
现在的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出去旅游,而且一出去就是好几天,我便利用放暑假的时间,调查一下人们对旅游的一些态度和观点,人们出游的方式和次数以及选择的地点、旅游的花销、旅游所关注的内容等,从而初步了解旅游的状况。
二、调查的方式与结果
我采用到我的亲朋好友家去调查的方法。我首先对旅游的兴趣做了一个详细地了解,调查结果表明,有57.14%的人很喜欢旅游,有42.86%的人觉得一般化,而不喜欢出去旅游的人是0%。可见旅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又统计了一下数据,发现喜欢旅游的人当中,小孩占39.82%,大人占58.96%,老人仅占1.22%,这说明大人和小孩精力十分充沛,有足够的能力去旅行,老人毕竟年老体弱,外出旅游的人相对较少。
随后,我又调查了旅游的花销情况,发现小孩和大人一样,大多都是希望在有限的钱内,尽可能让自己玩得开心一些,要不然既浪费了钱,又没了游玩的兴致;老人们则都是抱着一种只要玩到就满足的心态,钱还要尽量花得少,这样可以省一部分钱去养老,另一部分钱可以给自己的子女花,这就是小孩、大人和老人的区别。现在的人大多都是倾向于平价旅行,越昂贵人越少,消费量都是在2000元以下。
每个人都会有旅游的想法,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可能不是人人都会有机会去实现旅游的愿望。于是,我对人们出游的方式以及时间段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的占64.39%,自己独自出游的占12.47%,组团出游的占24.12%,和好友一起出游的占30.82%,利用其它方式出游的占3.26%。
人们在寒暑假出游的占64.29%,黄金周出游的占21.43%,周末及课余时间出游的占14.28%,其它时间出游的占19.04%。
从中不难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游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化。出游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但更倾向于好友以及亲人之间的旅行,更可以感受旅行的快乐、愉悦。由此可见,旅行已成为感情沟通必不可少的一座桥梁,寒暑假和黄金周已成为旅游的旺季,从中也可以大致推断出: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难以找到充分的时间去旅行。
三、总结
旅游已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都可以外出旅行。在出去旅游前,要事先做好准备,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和正确的路线,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假期。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2
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4)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最富魅力,观看、参与的游人络绎不绝。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葬和崖洞葬,也给人留下难解之谜。
花溪以南12公里处的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明初。镇四周原建有城墙,分内城、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筑有敌楼、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为残垣。现修复的定广门城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与古道、石坊、寺庙交相辉映。西镇的3架古石牌宏伟壮观。古镇的古建筑栉比鳞次,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鬼架桥的山后,还有一个直径数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飞瀑灌池,吼声灌耳,十分壮观。
其中花溪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功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这些景点共同组成了花溪独特的风景网络,给花溪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花溪公园主要景点
花溪公园经过多年的改变之后,仍旧保存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山水自然融合形成了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秀丽风景。目前其主要景点包括音乐广场、马鞍桥、百步桥、东舍、西舍、坝上桥、牡丹园、碧桃园、水杉路、红枫园、葫芦坡、松柏园、南湖、蛇山、麟山、龟山、儿童乐园等。主要以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合花溪河水的流动,形成的一副动态的山水画。在公园内你能体会到自然的风光,也能看到现代城市的气息。在麟山顶,还可以俯瞰花溪的全貌。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行,“三农”问题急待解决。如何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村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体效益得到明显提升。近几年来,汕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多地少,交通不畅,信息获取能力有限,环境污染严重,这也造成些地方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汕头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11.4%、51.5%、37.1%、,第三产业明显落后,特别是经济危机的到来,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农民消费能力下降。随着汕头三大经济带、生态型海滨城市的规划构建,开发好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这不仅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服务体系,也能转移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为农村农业、工业、商贸发展做贡献,从而使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通过这一次实践调查了汕头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建议:
一、汕头旅游资源总体情况
1、自然旅游资源:青山蓝海一体,生态环境质优
汕头地处韩、榕、练三江冲积而成的潮汕平原,海岸线曲折而漫长,不少海岸地带多湿地滩涂,且红树林众多,尤以韩江新津河入海口为国际保护性湿地示范区,知名度高,同时为候鸟越冬的地区之一,构成蓝海候鸟映趣,浑然一体的独特景观,值得一提的是,汕头是唯一拥有内海的城市。
丰富的绿色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明显,在桑浦山,大南山地区,自然环境良好,如潮阳莲花峰风景区,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众多奇特的海滨岩石,海蚀地貌,特色鲜明,优质的生态环境很适宜开展旅游休闲度假活动和生态旅游。
2、文化旅游资源:民俗奇特多样,民间艺术丰富
汕头的文化渊源深、积淀厚、领域广,与整个潮汕地区文化密切相联。闽越古风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历史、现代文化的互相渗透。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形成独特,绚丽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枝秀美奇葩。汕头的潮文化,侨乡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工夫茶文化,妈祖文化,特别是榕江流域沿岸民众信奉三山国王为地方独特民俗,同时独特的侨批文化,在海内外更有高的知名度和影响。
汕头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最为突出的是潮剧和潮州弦诗乐这两种古老艺术,其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又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令海内外人士称道不绝;素有“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潮阳,民间艺术更加丰富,绽放异样光彩,英歌舞,剪纸,版画,内瓶画,各式各样的动物舞蹈等等。
3、社会旅游资源:侨乡港口特区,潮人心系家乡
作为著名侨乡之一,海外潮籍华人华侨有几百万之众,港澳台胞也超过百万,遍布世界各地,俗话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存在。”汕头的侨乡文化独特之处在于华侨眷恋众多,侨资侨汇多,侨房也多,且与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因地处沿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改革开放后,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汕头成为经济特区。海外潮人情系桑梓,积极在家乡兴办实业,投资公益事业,支持家乡建设,每年的国际潮团联谊会,在促进中国与侨居地友谊有不可替代作用,这也是汕头独有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开发的产品功能结构不够完善,层次较低
现代区域旅游业的产业规模和效益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完善的产品功能结构。从汕头旅游资源存在的状况看,优美的海滨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发达的海上交通,可开发出观光、休闲、商贸、会议等多功能旅游产品,现有的旅游景点中三个层面基本齐全,即基本层面(陈列欣赏型),提高层面(表演欣赏型)和发展层面(主题参与型)。但从现开发程度上看,基本层面景点相对较多,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陈列观光为主,提高和发展层面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资源充分利用和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这种情况同样反映在广大农村,旅游业发展滞后,在于农民观念转变不了,即使开发,也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
2、开发突出不了特色,发掘也不深
可能是对旅游环境认识层次较低,导致特色不够鲜明,特色资源开发不足,开发过程中偏重物质建设,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这是开发中明显存在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大量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而这些资源却大部分在农村地区,这也是农村旅游业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3、资源开发不注重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完善
旅游资源开发的状况关键在于游客的感知评价,很多游客认为在开发过程中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和景点综合配套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农村地区旅游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各种设施也未能完全配置。例如,交通不够畅通,通讯相对落后,这不仅会带来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也会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针对旅游资源开发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产品功能结构,重点开发农村,发展乡村旅游
汕头旅游资源开发要想适应现代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关键旅游资源开发不能只停留在基本层面,要不断完善产品功能结构,提高发展层面和提高层面在产品中所占比例,比如增设参与性,娱乐性项目。农村可以适当发展观光农业,通过种植特种花卉、水果,让游客亲自体验生态农业活动和农业技术,或以“农家乐”、“渔家乐”、“当一天农民”,自己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例如潮阳区金灶镇每年举办“杨梅节”、“三棱橄榄节”这一品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汕头农科所通过现代农业技术让游客亲身感受奇异瓜果的种植过程,这种乡村旅游开发突出地方文化,让农民、渔民增收增益。
2、政府引导企业进农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汕头还有大量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开发好旅游资源,将使大批农民受益,也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相关部门,旅游企业进入农村,开发旅游新产品,协调好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政府加大对农村重点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交通、电力、通讯、环境等基础设施;鼓励华人华侨在家乡投资建设,并为此提供便利与优惠。随着汕头三大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展开,各项工作的展开,重点也要放在农村,但农村也不能只靠政府扶持,农民自身也要谋发展,寻找自身特色所在,开发新产品。
3、突出区域旅游特色,加强旅游环境整治
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将自身文化发掘出,将富有汕头地方特色的侨乡文化、潮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商贸文化等开发形成产品系列,突出本身与其他地方不同,乃至与潮汕其他地区不同。同时,加强旅游环境的整治,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例如09年春节期间潮阳大峰风景区有人大肆进行非法活动,还有一些景区游客随意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可想而知,这将给其他人造成多大影响。
4、确定目标市场,针对性开发产品
汕头作为侨乡,潮籍华人华侨,港澳台胞很多,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确定好海外市场这个目标,有针对性、目的性开发旅游资源,重点开发探亲寻祖,朝拜(妈祖、三山国王神),修学旅游产品;可以利用每年港澳台胞回潮祭拜三山国王神、妈祖,国际潮学研讨会,国际潮人联谊年会,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宣传也要到位,才能更好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
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达到良性互动,在于如何协调好开发过程中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解决与完善。不可否认的是,旅游资源开发肯定会不同程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地方文化的冲击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我们应该尽力避免问题产生,防患于未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才能良性互动。这不仅是汕头三大经济带构建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解决完善之处,这将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4
中国云南,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地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多数城市四季如春;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是访古探秘进行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知识宝库;还有各具文化特色的25个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绚丽多彩。
1.世界园艺博览会
在昆明市举办的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主题是“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博览会的会址设在距昆明市区8公里的金殿风景名胜区,整个展区山、水、林有机融合构成良好的自然环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主题。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以室内外庭园和植物花卉展坛、室内园艺品展示的形式为主,同时吸纳与园林艺术、自然环境相关的文化展示活动。
说到昆明的鲜花就不得不特别提到尚义街,这是一条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小街,它曾经是一条有着典型的法式建筑风格的街道。现在,人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向它走去,却是因为那里有昆明最大的鲜花市场。
鲜花是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一个寻常的生活细节,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生日、节日、婚礼、探望病人、走亲访友,更不用说青年人谈情说爱,鲜花替代了所有的语言,让祝福更加鲜活生动。平常的日子里,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顺便从路边小贩手里买一束鲜花,回到家精心地修剪放进花瓶摆在茶几上,是女人们最乐意做的事。
2.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城西南2公里的滇池岸边,大观公园内。公园根据地势,可分成大观楼片区、鲁园片区、柏园片区。
从大观楼东侧彩云崖前过长堤,沿堤南下,可看到造型如“船”的楼外楼,船身主建筑为二层歇山式古典建筑,仿佛一支巨型画舫。游客可在船底楼小坐品茗后,乘小船西去,约300-400米即可到达鲁园,鲁园颇有江南园林风味。若从楼外楼沿堤东行,穿过林荫道,便可至东园,游客花不多的时间便可饱览这里众多园林。
3.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南,又叫昆明湖或昆明池,古称“滇南泽”。
滇池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有着“高原明珠”之称。
游客站在龙门上俯瞰滇池,美景尽收眼底,游客还可以坐游船在滇池上揽景,沿湖有西山森林公园、观音山、白鱼口、大观楼、海埂公园、云南民族村、郑和公园等景点,同时还有海埂高原训练基地及众多的疗养院。
4.世界园艺博览园
一个认识植物的绝好课堂,几乎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所有植物类型,用一天的时间,你也未必能看得完。
世博园是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址,座落于昆明市东北部,距市区4千米,与金殿风景区依山相伴。世博园占地约218公顷,由5个展区(国际馆、中国馆、人与自然馆、科技包、大温室)及3个大室外展区(国外展区、国内展区、企业展区)组成。其中,大温室里集中了各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是了解植物世界的绝好去处。另外,园中的一些小的园林景观也非常值得一看。
5.保山腾冲
位于滇西的保山,是著名“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文化沉积丰富,从昆明沿滇缅公路西行571公里或乘飞机约45分钟可抵达保山市。腾冲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保山地区腾冲县境内,有着独特的火山群和地热景观。
游客可以沿着滇缅公路,游览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古迹,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火山地热的壮丽景观,也可以在民族村体验一下少数民族风情,领略中缅边境亚热带的景致,并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滇西的田园风光。
来到保山,火山和热海是必去的地方,其他景点可以选着去。具体如何安排,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来设计。如果走西南线,可花半天时间游览腾冲地热(热海),如果想要泡一泡温泉恐怕就需要一天了。若是走西北线的话,花半天时间游览腾冲火山群,如果再去云峰山,则需要一整天。
“哀牢古乐”——保山古曲洞经音乐
被保山老百姓称为“哀牢古乐”的保山古曲洞经音乐,是中华民族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哀牢古乐倡导“敦睦人伦,以乐生息,颐养身心,行善除恶,教人正道”,流传至今有上百种乐谱,几十种乐器,集中华雅韵与地方风格于一体,自成一派,美妙动听。
保山是“内地的边疆、边疆的内地”,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除了汉族之外,还有彝、白、傈僳、苗、回、满、德昂、佤、纳西、壮等三十几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长期融和共处,形成了保山独特的文化风情。在这里,既有内地罕见的淳朴敦厚、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戏剧歌舞;又有在极边民族地区所没有的中原汉文化传统。
6.腾冲火山群
位于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当剧烈的地震发生时,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
在县城周围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大小70多座形如倒扣铁锅的火山,而腾冲县城即坐落在来凤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上。
在县城西北10多公里的马站村附近,火山较为集中,黑空山、大空山火山群自北向南呈一字形排列,间距均在1000米左右,建有火山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火山口附近,游客还可以捡到灰、红、黑等颜色的火山石作纪念。这种火山石的比重很轻,人称“浮石”。一个人可以轻轻地举起很大的一块,投入水中却不会下沉。人们所说“石沉大海”的自然规律,在这里并不灵验。
来腾冲火山旅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神秘和奇异,体验一下探险家的快乐和满足。
7.腾冲地热
腾冲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地热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最为壮观的地热景观是距腾冲县20公里处的腾冲地热温泉群,又称热海,面积约9平方公里。景区内到处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气泉、温泉,共有80余处,有澡堂河瀑布、蛤蟆嘴喷泉、狮子头、美女池、大滚锅等景点。其中有14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又广、泉眼又多、疗效又好的实在不多见。
热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滚锅”,它的直径3米多,水深1.5米,水温达97℃,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据说以前有一头牛到大滚锅边舔吃带咸味的泉华,不小心掉入锅内,待牧童从村里喊人来救它时,已煮成一锅牛肉。
有关热海,还有一个很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这一带天寒地冷,人民苦不堪言,有个善良的老人历尽艰险,寻找办法,决心使这里变成温暖丰腴的地方。后来,他的诚心感动了神仙,神仙赐他一宝珠让他含在嘴里,他顿感燥热难耐,便一口气喝干了几条河水,最后他变作了吐热水的小龙。凡是他歇过脚的地方,就有了数不清的热泉。从此,这里便四季温暖,牛羊肥壮,五谷丰登。
从地质构造来看,腾冲位于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结合线上。特殊的构造,使得这一地区的地下断层岩浆活动很剧烈,地热温泉中释放出氦和甲烷气体,说明地下岩浆活动一直未停止,并有源源不断的火山供给源,这种现象,是休眠火山的典型标志。所以,腾冲的地热奇观,是地层中心的热流向地表上升,顺着地壳断裂处勃然喷发的结果。
腾冲热海不仅具有独特的景观,而且对人们的生活非常有益。现在热海周围建有多家疗养院、浴室、娱乐设施,前来旅游、治疗者每日不断。景区有很多家温泉浴服务,价格在3-20元不等,但是,不能在大滚锅里洗澡。
8.橄榄坝
位于景洪东南37千米处,具有浓郁热带风光和民族色彩的景区,是傣家竹楼及水上风光的结合。同时,这里有丰富的热带水果及旅游商品,可供游客选择。橄榄坝意为“宫廷花园寨”的曼听,里面有两个比较大的寨子,一个是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另一个是曼听,也就是花果寨,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景区内的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绣球果等热带植物和花卉布满整个村寨,区内的竹楼间相距较大,游客漫步在曼听的庭院,登上竹楼,好客的主人会热情地送上杯杯新茶。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勐罕就是这样得名的。
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这里热带水果种类繁多,除鲜果外,还出产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榄坝到处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场。
每年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期间,到橄榄坝镇上赶集的群众都要专程来这里游览、朝拜、欢度节日,非常热闹。
9.热带植物园
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当地人称勐仑植物园,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热带林海之中,位于罗梭江与勐仑地区交汇处的“葫芦岛”上,距离景洪75千米,由于这座植物园使得勐仑镇出了名。
这里已经建成了十三个专题园:热带果树资源园、荫生植物园、棕榈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民族植物园、药用植物区、龙脑香植物区、香料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榕树园、树木园、名树名花园。
周围散落有傣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兄弟村寨,是一个以热带雨林为主,集科研、植物种质保存、科普和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国最大植物园。该园建于1959年,在900公顷的土地上,还建立二十多个专类植物园区,集中了各类热带植物1500余种,使葫芦岛上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在葫芦岛上,各种热带雨林景观使人流连忘返。顶天立地的“大板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五彩缤纷的“空中花园”、奇特的“老茎开花”以及林间飞舞的巨藤所组成的奇观,令游客感到神奇莫测。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5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国际旅游在20xx年至20xx年以较大的幅度增长,四年间年均增幅7%,远高于世界旅游组织预定的长期平均增长4%的目标。20xx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国际旅游陡然下滑,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发达国家经济减速,也冲击到新兴经济体。在20xx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增长短暂停滞之后,国际旅游市场连续第五年快速增长。20xx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11.38亿,比上年增长4.7%,国际旅游收入124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行业预测,未来20年世界旅游的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国际旅游人数预计平均增长率为每年3.3%,平均每年新增0.43亿人次。到20xx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8亿人次。亚太地区增长强劲,旅游人数预计平均增长率达到5%每年,在20xx年预计市场份额将从20xx年的22%增长到30%。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xx-20xx年中国旅游市场全景调查与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旅游的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中国旅游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旅游的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旅游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旅游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旅游的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旅游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的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6
一、旅游产业现状
xx乡位于花垣县南部,辖7个行政村,总面积48.21平方公里,总人口6700余人,是个以苗族聚居为主的烟叶产业大乡。距209国道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该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苗族风情浓郁,苗族原生态文化节目保存完好。该县苗族赶秋节在这里隆重集会,原生态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展现,受到省内外专家的瞩目与好评,xx乡境内峰峦层叠,林郁丛丛,谷幽涧静,溪河纵横,溶洞暗河相连,奇峰突兀,怪石林立,古树参天,野藤蔓延,云海连连,共接待省里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人数达1380人,当地旅游收入达21万余元。
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划,旅游规模小。全乡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虽然看好,但总体上还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个别景区处于自由观光状态。一是缺乏整体规划。xx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只停留在全乡旅游的总体规划上,详细的乡村旅游规划尚未进入议事日程,总体规划只对景点(区)分布情况,单个景区(点)定性定位作粗线条的安排,对整体布局、旅游主题定位、目标市场等关键要素,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只体现资源的价值。二是特色不明显。所推出的乡村旅游项目,大多停留在观光上,尚未深入挖掘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当地的民风民俗、农业土特产得不到充分体现,拿不出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品牌,品牌层次较低,形式较落后,缺乏科学化,推不出经典精品观光点。
2、粗放经营,管理滞后。全乡乡村旅游目前还处于浅层次开发,多数村民对旅游产业意识淡薄,许多旅游资源尚未挖掘与开发,在开发经营管理上明显滞后,开发民间工艺品和地方特色饮食,推出特色文艺表演节目等方面力度不够,观赏内容单薄,苗寨风情游活动,由乡村组织安排外,其它景点从引导上缺位,处于自由观光的状态性。
3、基础工作有待加强。主要突出表现在旅游景点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设施相对滞后,吃、住、玩、购、乐等方面尚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明显滞后,旅游队伍建设落后等方面。
三、对开发xx乡村旅游的建议
1、找准产业定位,突出文化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
xx乡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美在原始,贵在自然。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旅游业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势己逼人,因此,乡村两级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的大好时机制定规划,争资上项加强对接,主动作为。通过3—5年的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排乡富民强乡的重要产业,并有效地带动农业、工业、饮食、服务等各项各业的发展。
2、强化宣传,大力推介我乡旅游文化产业。
发展旅游宣传,推介至关重要。只有我们“推出去”,游客才会“走进来”。一是做好形象包装,向社会广泛征集宣传口号,拍摄我乡的专题宣传片,对xx乡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政策环境优势进行深度包装,强力宣传推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外界对xx乡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3、搞好科学规划,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对xx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要做出成效,关键要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做好规划,突出特色,增强科学性,满足市场需求。首先,要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注意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关系,注意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关系,注意处理好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关系。其次,要科学规划xx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带。打造以金龙村为中心的自然景观系列,贯穿保靖夯沙乡风景区,着力开发芷耳村,加快与德夯风景区的攘接。围绕xx、金龙、桃花、让烈深厚的民俗风情,打造民族风情观光带。以公路沿线村,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带。组织有关专家根据观光带的区域布局,做好科学规划,明确乡村旅游今后的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让乡村旅游展现出它的魅力。
4、注重科学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领导是关键,乡人民政府要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以主要领导牵头的开发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定期研究解决乡村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加强科学监管。相关职能部门要多下基层,全力支持,突出在经营活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三方面加强管理。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必须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计划、交通、旅游等部门要积极向上申报,力争把进入乡村旅游景区的公路列入上级计划项目笼子,尽快改造好进入景区的公路。
5、突出民族特色,加快旅游商品开发。
要大力开发与参性强、个性突出的文化旅游产品。抓好苗家刺绣、蜡染、花带、苗族织锦等为代表的民族服饰产品开发,打出苗家腊肉、苗家酸鱼、干山野菜、葛蕨薯粉等绿色食品品牌。构筑旅游商品发展平台,建立我乡土特产旅游定点购物点。让游客购买到我乡的土特产。
6、加强乡村文化站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要吸收有专长的青年人进入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切实开展文化活动,大力培养管理、研究、创作、表演、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旅游服务的培训工作,使它们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带头人。积极在乡村旅游中,倡导文明诚信、和谐有礼、笑脸迎客,坚决打击侵害游客的不法行为。乡村道路和各个景点要杜绝“脏、乱、差”现象,要以干净、整洁、有序的外部形象和文明有礼的内在素质来提高我乡的品位和信誉,使我乡旅游文化产业不断持续健康发展。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7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中国统计年鉴20xx》数据显示,截止20xx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2144。657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一、调查背景
大学生旅游市场常常被旅行社看作低利润、低消费的群体。因此,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研究常常被旅游公司忽略。特别是在济南这个风景名胜多,高等学府密集的地方,大学生旅游市场商机巨大,只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对这个市场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对旅游的’认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旅游学至今仍是一门尚未定型的新兴学科。对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争论持续至今,而结论却很不统一。
二、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想了解齐鲁师范在校生闲暇时间的外出旅游状况,包括影响外出旅游的因素、旅游倾向、旅游需求、及男女生旅游消费特点。
三、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以齐鲁师范在校生为对象。调查采用问卷、网络调查的方法,对齐鲁师范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00份。从调查对象范围考察,本次调查涉及本校的章丘校区的11个系,大一大二大三,三个级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客观反映当前齐鲁师范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特征。
四、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思考
大学生闲暇时间,相对普遍的职业闲暇时间实际情况应该是比较多的,可是闲暇时间却成为本次调查的第二大的阻碍大学生出游的理由,虽然所占比例小于金钱因素,但也反映出闲暇时间对大学生出游有较高影响,休闲本是在减去工作时间,生理时间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学生课时较少,假期完整,为什么会出现调查中较高比例的休闲时间不足呢?我个人认为,休闲时间可分为,每日休闲时间和短长假休闲时间,由于课时少,从高中的高压学习中释放出来,在上大学后他们普遍有了自己的每日休闲时间安排,上网,体育运动,谈恋爱是三种主要的每日休闲时间的安排,长期的把时间花在每日的休闲时间中后,他们感觉到时间的不足和过快流失。而习惯了每日休闲的大学生,不在愿意花时间区出游,所以我认为大学生的每日休闲时间,普通休闲时间的阻碍是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一个因素。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8
旅游业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企业’,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一直是处于快速增长的模式,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旅游消费需求也大幅度上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心旺发展的动力,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生活独立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现状以及前景,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消费做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总结出了几点:
一:基本调查情况
1、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特点、态度和看法。
(2)通过具体的调查工作,以此分析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主要原因。
(3)针对大学生在旅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2、调查时间:20xx年xx月5日星期三——20xx年xx月7日星期五
3、调查地点: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校内
4、调查对象:职院在校大学生
5、调查的方式:按年级的不同进行分群,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选取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发放100份,收回99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从对待旅游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有96%的人是喜欢出去旅游的,这与我们的年龄有关,加上大学期间时间相对充裕,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通过旅游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见识;而不喜欢出去旅游的同学占4%,这说明有部分学生更加注重学习,当然也可能是出于对经济情况的考虑。
2、大学生旅游经费有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主要在500—800元之间,并且我们的旅游经费主要是靠自己省吃俭用来的,可见总体上大学生还不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这是限制我们出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3、在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闲暇时间也是限制大学生旅游的主要原因。虽然大学生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但因为闲暇时间比较分散,所以有60%的学生认为时间的欠缺影响了自己的出游计划;除了这个因素外,还有20%的学生对旅游的服务质量处于怀疑状态。还有15%的学生认为出游太累,太危险。
4、多数大学生有出游的经历。从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图中可以看出,每年一次也不出游的学生占到23%,出游一次的占到37%,出游二次的占到16%,出游三次的占到14%,出游三次以上的占到9%。这说明除了部分学生外,有70%以上的人每年都有出游的经历,大学生的旅游热情是非常足的。
5、开拓视野,愉悦身心是主要的旅游动机。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很多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这符合大学生这个年龄的探险猎奇和追梦遐想,其中将锻炼身体和探亲访友放在次要的地位。
6、出游的范围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在张家界和凤凰,这可以看出大学生都喜欢自然风光类。
7、出游时间大多集中在寒暑假,法定假期和周末所占的比例只有20%左右,可见寒暑假时大学生出游的主要时间安排,这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存在着必要的联系。
三:解决对策
1:大学生是一个有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精神追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尽管目前购买力较低,但从欲望人数上来看,任占较大的优势。旅游业部门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目标,必须根据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和需求,适当的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多销的战略以取得价格优势,激发市场。
2:旅行社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精力旺盛、喜欢探险、追求刺激等特点来开发生态旅游等特色产品,同时要树立企业形象,以诚信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在大学生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大学生可能因为现在经济原因等而放弃旅游,但是他们一旦参加工作有钱了就会选择出游,这不仅为企业做了免费的宣传也赢得了大学生市场的肯定。
3:针对大学生旅游时担心的安全问题,一方面需要社会的法制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整体道德提高了,就不会出现那些所谓的坑骗行为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旅游景点景区也要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大学生旅游者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总之,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相关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只要大学生这个旅游市场做好了,就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大家一起努力。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9
为更好地推进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群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旅游系特组织本次用人企业及毕业生跟踪调查。2013年3月10至4月10日,旅游系以集中调查为主,以分散调查为辅,对镇江、扬州、南京、无锡、常州、苏州、以及上海、杭州等9个主要城市及周边多个县市的近60家旅游社、旅游景区及酒店餐饮企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采用实地考察咨询、电话咨询、请毕业生回校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我系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一)调查对象
以2008—2013届毕业生为主,根据专业设置分为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126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108人。
(二)调查内容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的评价;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3、毕业生对各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适应性的评价;
4、毕业生对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整体情况
1、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
毕业生的专业决定毕业生的去向和工作性质。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目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居多。他们对工作较为满意,很多毕业生已经从一线服务工作晋升到基层管理工作,有近10%的毕业生已经在旅行社、酒店担任要职,成为企业的中层及以上管理者。本次调查的毕业生从就业单位来看,旅游系多数毕业生选择在旅游行业就业,主要工作单位为旅行社、旅游景区、高星级酒店或者高端餐饮企业,数名学生已经成功创业,开办了自己的旅游企业。从就业的地域上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大中城市。这样一种就业状况是与该地区的人才需求、旅游企业分布规律及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相联系。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评价
通过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咨询,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我系学生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职业素养,以及一般工作技能和素质给予较高的评价。从调查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系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的个人素质,综合协调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面较窄,创新能力有限等方面。用人单位希望旅游系今后的专业教育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旅游行业的“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同时,用人单位也认为,我系毕业生对于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水平和竞争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对我系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专业人才表示感谢。
(二)毕业生调查
我系对234名往届毕业生进行了电话访谈、问卷调查,针对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整体评价四个大项14个指标设置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访谈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本次调查结果,现将调查统计结果列表如下:
2014年旅游系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表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我系的总体教学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无论14项指标,还是总体指标,绝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我系教学工作为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9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我系师资的教书育人水平、学生的学习秩序和自我管理满意或非常满意;近90%的毕业生认为我系师资队伍状况、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教学管理制度、校管理人员素质为满意或非常满意;8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我院教学仪器设备、专业资料、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一般水平,更有个别学生认为我院图书资料、综合能力培养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尚不够到位。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对旅游管理专业群的建设至关重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定、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等均具有指导性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我系学生既能胜岗、能转岗的职业能力,打造“宽口径、强技能”的旅游管理人才,应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做以下调整,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旅游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不断丰富高层互选课程内容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结果之一,就是毕业生剧增,就业分配会愈来愈难。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要通过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如本次调查的结果一样,毕业生很少反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而是反映自己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方面不够突出。针对这一建议,应丰富专业群高层互选课程的内容和范围,使学生通过专业选修课的修读,提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革新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是一项以知识传授、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和精神陶冶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素质教育观念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首先,要继续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专业调整既要着眼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要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基础课的教育,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外语、电脑和业务等方面内容的课程教学,以适应就业市场形势需要。其次,素质教育要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注重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检验知识的方法,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的主体的高尚精神境界;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是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灌输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要努力改变学生忽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倾向,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兴趣。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大力加强。要建立加强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并保证实习质量。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部分毕业生反映,大学的生活就是读书,很少接触社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赖于其自身精神和行为的磨练和修养。事实表明,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各类活动应注意考虑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做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0
1前言
20xx年10月12日,为了更好的了解西江苗寨的古镇历史和民俗文化,为古镇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构想,旅游师101全体同学与两位老师驱车前往位于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四小时车程过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这个风景秀丽令人如此如醉的苗寨古镇,开启了我们为期两日的旅程。
2调查点状况
西江位于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苗寨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游客秋天来此,可看到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丰收的景色真的很美.西江还有远迎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西江千户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绣,制作相当精美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3具体调查内容
我们通过这两日的游玩和考察,不论是闲逛在古镇街头,购买古镇刺绣特产,吃长桌宴,喝苗家米酒,听苗姑娘唱祝酒歌,夜幕降临时登上观景台瞭望古镇美景,晚上与三五好友跳舞狂欢,在吊脚楼里一觉睡到天亮,每一种玩法都各有各的趣味。我们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苗寨的独特氛围,游玩的同时也注意到西江苗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3.1别无选择,发展是西江苗寨唯一的出路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西江保持它的原生态是最好的,可是西江不仅仅是个只有物质组成的村寨,它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站在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保护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代代相传的文化形态,社会在发展,西江人民也需要发展。所以旅游开发必然成为西江人民发展的需要。旅游师把双刃剑,固然有许多的缺点,但却也是西江必然要面临的选择。从前的西江还是农耕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是现在,由于外出打工面对社会的人越来越多,受到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对钱财的需求也加大。那么钱从哪里来,很明显,发展旅游业是促进西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似乎是西江人民致富的必然途径。西江是声名显赫的名镇,有一千多户人家,极具旅游价值。
3.2保护传统文化是西江旅游发展的前提
那么到西江究竟要看什么,西江的自然风光本身就是很美的,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开车经过雷山梯田也是十分震撼。但是西江的民俗风情更美,各种各样的苗族风情诸如建筑,服饰,银饰,刺绣,蜡染齐聚一堂。最值得一提的是规模宏大的苗族建筑,第一次见到的话一定会被这样粗犷古朴纯美大方的成片建筑盛景震撼!它不是孤零零的一座,而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小径,菜地,堡坎,草树穿插在寨子间的缝隙中。西江的美正是美在它的古朴自然,它作为旅游资源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因此,西江旅游发展的前提是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
4调查体会及收获
20xx年10月12日,在宋晓红老师和罗健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进行了两天一夜的旅行。我们不只是游玩,还是带着任务来的,对于西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西江旅游资源丰富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在这次游玩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哪些西江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呢?
4.1旅游纪念品独特性不够
全国西南地区不止贵州有苗寨,广西云南湖南四川都有,那么为什么我们非要来到西江呢?除了风景需要有足够的独特性,旅游纪念品和宣传品也十分重要。独特的纪念品是宣传景区最好的载体和工具。在西江,青岩等等许多古镇我发现许多旅游纪念品都是重复的,银饰都是那些银饰,乐器也是那些乐器,照相的景点也基本差不多,还好西江有银饰村,不然就要和万千古镇的银饰混为一谈了,我们需要旅游纪念品可以让游客过目不忘,极富纪念意义,在馈赠亲友的时候显得别致大方同时又为景区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吸引更大更多的客源。所以我认为西江的旅游纪念品应该用心打造,争取让人不仅仅是眼前一亮,甚至要久久不能忘怀。
4.2现代化娱乐设施对传统民俗风味的冲击过大
在西江的夜晚,我们很多年轻人选择了酒吧和KTV等都市气息浓厚的娱乐场所,当时只图热闹好玩,回来后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妥当。西江珍贵就珍贵在它的古朴静谧,而许多酒吧K歌房的存在却使古镇的夜晚变得喧闹不堪,苗家米酒是一种会客礼仪,但是绝不是要人贪杯大醉。我们来到古镇,或许应该抛却繁华都市的喧闹,静静享受古镇的宁静就好,那些太过现代的东西,终究是和古镇的气质不搭配的。
4.3古镇氛围的营造不够
为什么同样是古镇,同样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丽江就能受到无数人的追捧?我们西江在旅游资源方面绝对不比任何地方差,只是在旅游开发之后,原本浓郁的古镇气质被不知不觉的冲淡了,西江要怎么做才能让游人不仅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想要居住在此次好好感受古镇风情,留连忘返呢?这也是个值得众人思考的问题。
4.4旅游项目不够多样化
除了逛,吃,住,喝,买,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旅游项目能让游客发自内心的感受苗族的风情呢?要想拒绝走马观花的游人如织,打造真正宜居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还需要开发更多更丰富的项目让游客深刻的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4.5门票收费太高
西江的门票是100元一个人,这个价格还是有些高了。应该拒绝用门票创造收益的景区经营模式,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用其他更精彩的旅游项目刺激旅游消费,门票价格则可以适当调低,把景区的门槛调低,反而可以刺激更多的人来到景区,创造更多的收益。
如何利用西江丰富的旅游资源,建造一个为旅游者能够流连忘返的西江苗族生态旅游呢?我在这里提出一些建议:
1.让游客深刻感受苗族文化。西江是全国最大的苗寨,让游客感受苗族文化是西江旅游的卖点之一。苗族文化大致分为显性和隐性部分。显性就是很明显能够感受到的`,比如服饰、歌舞、建筑等。隐性即是游客从表面上感受不到的,比如苗族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观念、苗族宗教的象征符号等等。为了使游客能够感受到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既要让游客感受显性文化,也要将其隐性文化赋予其形式,让游客真正地理解和感受。
2.让游客亲身体验苗族文化。每位游客都具有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西江在进行旅游文化建议是,应从游客固有文化的角度考虑,让游客观赏接受体验苗族文化,比如手抓苗族喜欢吃的糯米饭,也可以让游客到一个苗族农家中参与自作酸汤鱼的全过程,让游客参与到苗族村寨的生活习俗中,这样就能满足游客体验异样生活的愿望。
3.让游客真正留念苗族文化。游客每到一个旅游地,都希望得到几样可以留念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也是一种旅游宣传品,它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苗族村寨来旅游。当然,纪念品一定要具有特色,而不是在其他地方随处可见可买的。比如是能代表西江村寨吉祥物银饰品、刺绣、图腾,一些特有或具有象征符号的植物,可以制作成标本等等。
这次的旅程非常愉快,我们寓教于乐,既学到了知识,又观赏了迷人的景色,深刻的感受到了苗家的风情和文化,远离平时生活的城市,来到这里感觉心灵得到涤荡和净化。从中,也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和老师的感情,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我在其中得到许多思考和体会,也发现我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下一次的社会实践,我想我们会做得更好。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1
第一部分日本出境游趋势
自20xx年日本实行海外旅行自由化以来,出境旅游人数迅速增加。1990年突破了1000万人次,2019年达到1782万人次。此后,受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非典和世界金融危机等事件和因素的影响,长期处于低迷和徘徊状态。2019年,在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之后,日本经济出现转机,表现在失业率逐渐降低,国民消费信心逐步恢复,从而再次引发了日本国民出境旅游的热潮,出境旅游人次首次超过1800万。
2019年,受日中、日韩关系恶化以及日元贬值的影响,日本出国旅游人数减少到1747万人次(比上一年减少5.5%)。总体来看,日本的出境游未来会以1700万人次为中心上下徘徊,很难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
2019-2019年日本出境旅游总人数情况(数据出处:日本旅游发展局)
一、七成以上日本人有海外旅游经历
从调查结果看,在近5年,6成以上的日本人有海外旅游的经历,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有3次以上海外旅游经历。
日本人有过海外旅游经验的比例
其中,女性平均海外旅行次数略高于男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女性海外旅行的次数明显增多。
出境游客中男女比例的变化
二、出境旅游意愿偏冷
从调查结果看,超过2成人对过去一年的家庭收入满意,并认为未来一年收入会有所增加。但认为未来一年收入会减少的也有2成。
而对于当前是否是海外旅游的好时机这一问题,认为是好时机的不足两成,不好也不坏的为3成左右,持正面和中性看法的接近5成,持否定态度的占4成以上。
对当前是否海外旅游好时机的看法
综合来看,日本人的海外旅游消费信心指数为39.65,出境意愿处于偏冷的状态。
三、旅游目的地从亚洲转向欧美
从海外旅游目的地看,迄今为止,日本游客到访最多的地区是美国,其次是中国、韩国。
在有关今后3年最想去的目的地这一问题上,回答美国的占36.8%,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法国和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排第5位,中国大陆则在第10位。
未来3年想去的国家和地区
其中,2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选择想去欧洲旅游的比例高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亚洲国家中,20-39岁的中青年人群更偏爱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中国大陆的吸引力不高。
第二部分日本来华旅游进入停滞期
截至2019年,日本一直居中国入境游国外游客的第一位。2019年虽然被韩国超越退居第二位,但入境人数一直保持增长。2019年,日本来华游客达到创纪录的397.8万人次,2019年和2019年,因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有了大幅度下降,2019年和2019年虽然开始有所恢复,但从2019年起,受中日政治关系影响,开始又进入下降趋势。2019年,日本来华游客为287.8万人次,同比下降18.2%,较2019年减少了110多万人次。
日本来华旅游人数的增长
以2019年为例,日本出境游整体增长8.2%,其中,增长比例最大的是泰国,达21.8%,其次是越南,为19.7%,第三位是新加坡,增长15.3。在主要国家中,中国是唯一例外,减少了3.8%。
2019年日本出境游主要国家、地区的增长比率
一、日本来华旅游的特点
从日本游客来华旅游的目的看,回答观光旅游的占8成,回答美食、购物的均为4成左右,其次是度假,占3成,商务出差的接近3成。
来华旅游目的
与此相关联,在日本出境游游客中,男女比例接近1:1,但在来华游客中,男女比例为6:4,男性多于女性。
日本来华游客与海外游客的性别比较
从年龄来看,在有过来华旅游经验的人中,45岁以上年龄层的比例超过总体的一半以上,较日本出境游客的平均值来说,来华游客中中老年的比例偏高。
日本来华游客的年龄构成
从以上分析看,日本来华游客中男性和中老年人偏多,来华旅游多是为了观光游览而非休闲度假。而从日本出境游的总体来看,休闲度假旅游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且女性和青少年旅游者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由此可见,日本来华旅游的游客属性与日本出境游的主流有一定偏差。
二、来华旅游的概况
1.来华旅游的.方式
从本次调查看,日本来华旅游的方式,以选择“自由行”的最多,超过半数;其次是“全包价旅行团”。通常来说,高收入人群、二次旅游的人多选择自由行,而低收入人群和第一次来华旅游的游客倾向于选择参团旅游。其中,男性选择自由行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更偏好全包价旅游团。
来华旅游方式
2.在华游览的城市数量
接近60%的日本游客到中国旅游会选择走访2至3个城市,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只到1个城市。
来华旅游的城市数量
3.逗留时间
关于旅游期间在华逗留时间,3-5天为最多,占总体的61.6%。一周以上的占8.3%。
来华旅游的逗留时间
4.在华旅游花费
日本游客每次来中国旅游的花费以1000-1500美元最为普遍,以此消费为界高低两边大致相当,2500美元以上仅有10%,平均值为1300美元左右。其中,男性每次来中国旅游花费在2500美元以上的比例最高。
在华旅游花费
三、对来华旅游满意度:得分为76分
在旅游满意度方面,对于最近一次来中国旅游体验的回答,绝大部分人喜欢选择“一般”这样的中性评价。如果以50分为基线,将“比较满意”+“满意”视为高评价,将“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视为低评价,则旅游住宿、整体体验、旅游景点、旅游餐饮四项明显是高评价,而旅游交通、购物体验、旅行社服务、旅游娱乐和出入境服务等软性指标则为50分以下的低评价。而对中国旅游整体体验明确表示满意的为66.7%,按照百分制换算的话,得分为76分。
对中国旅游的满意度评价
其中,女性对旅游景点、旅游信息和整体体验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男性。50岁以上人群对中国旅游的整体体验满意度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四、今后来华旅游意愿
对来华旅游表示“非常有兴趣”和“有些兴趣”的总计为37.8%。而回答“没有兴趣”的接近6成。没有兴趣的多于有兴趣的超过两成。其中,50岁以下中青年男性对来华旅游表示有兴趣的比例更高。
对中国旅游感兴趣程度
在各项来华旅游的因素中,悠久历史占的比例最高,为总体的34.5%,其次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国宝熊猫居第三位。其中,40岁以上中青年人群对自然风光最感兴趣,女性对大熊猫感兴趣的比例高于男性。
对中国旅游感兴趣的因素
具体到今后几年有没有去中国旅游的打算这一问题,表示“没有去过,以后也不打算去”的为73.4%,加上“去过,所以不打算再去”的10.7%,意味着未来几年,完全没有计划来中国旅游打算的达84.1%。表示“有去过,但以后打算去”和“去过,以后还打算再去”的为15.9%。
今后几年是否有去中国旅游的打算
关于不愿来中国旅游的原因,选择空气污染的比例最高,占总体的一半。其次是治安不好和不喜欢中国,均为4成。近年来,中日关系的现状直接影响了日本游客的来华意愿。
不愿来中国旅游的原因
第三部分中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在日本的形象
一、中国主要城市在日本形象
北京和上海在日本拥有极高知名度,认知率均为96%以上,属于第一梯队。南京、天津、青岛、广州、大连认知度均在50%左右,属于第二梯队。西安、重庆、哈尔滨、苏州和敦煌、桂林为第三梯队,认知率在30%以上。其他城市的认知度在30%以下。
中国主要城市在日知名度
在希望去旅游的中国城市中,上海的比例最高,达67.8%;其次是北京,为50.3%;其余城市均低于10%。其中,成都9.5%、青岛7.6%、洛阳5.9%,相对较高。
去中国主要城市旅游的意愿
二、中国主要景区在日本形象
对中国旅游景区认知度最高的是万里长城(94.4%);其次是少林寺和故宫,认知度在40%-50%之间,这些属于第一梯队;桂林、兵马俑、九寨沟、景德镇、黄山、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属于第二梯队,认知率在10%左右及以上。
对中国主要景区的认知
从日本游客对中国主要景区感兴趣的程度看,万里长城遥遥领先,43.6%的人表示想去游览。几乎凡是对中国旅游感兴趣的人,都希望到长城一游。接下来是故宫、少林寺和桂林。兵马俑、莫高窟和九寨沟也有一定的人气。
对中国主要景区的旅游意愿
三、感兴趣的旅游带
对中国哪些旅游带感兴趣的调查中,回答万里长城旅游带和丝绸之路的比例最高,均超过半数,属于第一梯队;其次是京西沪桂广旅游带、黄河旅游带和长江旅游带,占3成左右。但对于刚刚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感兴趣程度总体不高,只有1成多一些。
其中,男性对青藏铁路沿线游和内蒙古草原之旅感兴趣的程度高于女性。
感兴趣的旅游带
第四部分中国对日旅游传播效果的评价
一、互联网是日本游客获取中国旅游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关于获取有关中国旅游信息的途径,互联网被排在第一位,占7成;其次是电视,为57.2%;第3位是报纸,为两成左右。而中国媒体/网站、广播、户外广告、邮寄广告、交通工具(巴士、地铁)和推广活动等,均低于5%。
获取有关中国旅游信息的途径
二、对中国主要城市在日旅游传播活动的接触情况
随着近几年中国旅游市场的繁荣,中国更多城市及景区开始加强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除了结合自身资源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外,还积极主动向海外推介自身的旅游形象。从调查结果看,接近半数的日本民众一定程度上接触过上海和北京旅游传播活动或相关信息。其次是西安、青岛、南京、桂林、敦煌等城市,接触率均在10%以上,其他城市均低于10%。另有3成的人从未接触过类似的旅游推广活动或信息。
对中国各省区旅游传播活动的认知
对于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各项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活动,表示“非常了解”的为2.6%,“有些了解”的为7.6%,总体认知率只有一成多。
对“美丽中国”推广活动的认知
在调查中,我们选择了7个国家的对外旅游传播口号请调查对象进行评价。其中,“日本,精彩无限(JapanEndlessDiscovery)”受到的评价最高,其次是“迷人的泰国(AmazingThailand)”,“美丽中国(BeautifulChina)”居第五位。
对各国旅游口号的评价
第五部分总结与建议
一、尽管日本的出境游在2019年出现一次高潮,但从2019年开始,又出现下行趋势。从调查结果看,日本人的海外旅游消费信心指数总体偏冷,未来很难有大的增长空间。
从日本来华旅游来看,存在多种不利的影响因素。除了中日关系、雾霾、安全问题等外部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日本人来华旅游意愿较低。从调查结果看,明确表示未来几年有来华旅游打算的只有15.9%。这种心理的变化往往会有很长时间的影响。
二、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于日本来华旅游的营销推广应把侧重点从量的扩大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逐步推进日本来华旅游的升级换代。目前,日本来华游客中以男性和中老年人偏多,来华旅游的目的多集中在观光游览而非休闲度假。而从日本出境游的总体状况来看,休闲度假旅游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且女性和青少年旅游者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由此可见,日本来华旅游的游客属性与日本出境游的主流有一定偏差。随着对中国怀有特殊情感的老一代日本人逐渐减少,日本老年市场的开拓会越来越困难。这需要我们要逐渐把重点转移到面向年轻人、女性等日本主流消费者,开发适合他们需求的旅游产品。
三、改善和提升中国的旅游形象,特别是塑造主要旅游城市的鲜明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中国开拓对日旅游市场的重要课题。在中国的主要旅游城市中,除了北京和上海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信息传播影响力外,其他城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城市,如南京、天津、青岛、广州、大连等虽然在日本拥有较高知名度,但主要是历史上形成的。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收到这些城市的旅游信息。
此外,日本游客认知度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如万里长城、少林寺、故宫、桂林、兵马俑、九寨沟、景德镇、黄山、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均属于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迹或自然风光景观,对中国近年来新兴起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度非常低。在继续强化优势城市和景区的对日传播的同时,有计划地对日本推出一些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城市及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加大一些旅游带的传播,如青藏铁路、京杭大运河等,是开拓日本旅游市场的关键所在。
四、利用在华日本人开展传播
从调查结果看,日本民众获取中国旅游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互联网和电视。但在中国旅游机构针对日本开展的旅游传播活动中,这两种手段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首先,从互联网利用来看,社交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语言与传播方式的特点,中国旅游部门开展社交媒体作用非常有限。目前,在中国长期居住的日本人约有14万人,他们很多都拥有脸谱等社交网络,有些还开设了自己网页或网站,对中国社会生活及旅游资源都比较熟悉,较之日本大众媒体,能够更加充分客观地向日本民众传递中国的信息。为此,有必要在今后的对日传播中,让在华长期居住的日本人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是电视。虽然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电视的作用有所下降。但在部分人群中,电视依旧是第一媒体,特别在形象化传播中国旅游资源与形象方面,电视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1979年,日本NHK与CCTV合作拍摄的《丝绸之路》在日本播出后,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对之后的中国旅游热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后,NHK与中国合拍或独立拍摄了大量与中国相关的纪录片,如《《话说运河》《望长城》《故宫》《中华文明502019年》《新丝绸之路》《关口知宏之中国铁道大纪行》等,成为日本民众了解中国的最直观的渠道和途径。
五、借鉴日本开发入境游的经验
日本为促进经济复苏,制订了“观光立国”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日本的成功经验包括:
(1)确定重点市场,优先投入预算,积极开展持续性宣传。
(2)开发适合外国游客的旅行线路和旅游产品。
(3)发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日本旅游推广。
(4)放宽签证。日本几乎对所有发达国家都实行了旅游免签政策。
(5)改进和完善旅游环境。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2
1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的调查问卷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顶岗实习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即将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81份,有效问卷77份。问卷回答情况如下:
1)对专业顶岗实习的看法:有68人认为很重要、是增加实践经验的好机会,占88.31%;而认为不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有3人,占3.89%;还有认为无所谓、服从学校安排的6人,占7.79%。
2)希望通过什么渠道寻找实习单位:有54人希望能通过学校联系,占70.13%;有18人希望通过熟人介绍,占23.38%;选择网络或中介等其他渠道的有5人,占6.49%。
3)你认为实习与专业对口是否重要:有53人认为很重要,能锻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占68.83%;有20人认为无所谓,只要能学到东西就好,占25.97%。
4)认为大学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41人选择为以后找工作积攒经验,占53.25%;有36人选择锻炼自己的能力,占46.75%。
5)您在选择实习单位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多选):有50人选择实习待遇;有54人选择工作内容;有48人选择工作地点;有43人选择工作时间;有17人选择毕业后可否被再次录用等其他因素。
6)希望到什么单位实习:有44人选择酒店,占57.14%;18人选择旅行社,占23.38%;11人选择旅游景区,占14.29%;1人选择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单位,占1.29%;3人选择非旅游行业单位,占3.89%。
7)希望在哪里进行实习:62人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占80.52%;7人选择旅游城市,占9.09%;5人选择回家乡实习,占6.49%;选择其他城市的3人,占3.89%。
8)认为专业顶岗实习时间多长比较合适:7人选择三个月内,占9.09%;31人选择三个月到半年,占40.26%;30人选择半年左右,占38.96%;9人选择半年到一年,占11.69%。
9)你认为实习指导教师采取哪种指导方式比较合适:16人选择常驻实习单位,随时指导,占20.78%;56人选择经常走访实习单位,定期指导,占72.73%;5人选择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随时指导,占6.49%。
10)你希望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的哪些方面进行指导或帮助(可多选):希望教师对实习单位的选择予以指导的最多,有58人;其次是希望教师对实习地点的选择予以指导,有44人;有41人希望教师能对实习部门的选择予以指导;分别有40人希望对人际关系问题和专业知识问题予以指导;有34人希望对实习工种的选择予以指导;35人希望对薪酬福利问题予以指导;33人希望对心理压力问题予以指导。
11)当与实习单位产生意见分歧或摩擦后你希望如何解决:有23人选择自己独立解决,占29.87%;有13人选择在同一单位实习的同学帮助解决,占16.88%;有39人选择指导教师帮助解决,占50.65%;有2人选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占2.59%;没有人选择家长帮助解决或其他途径解决。
12)认为在实习单位的表现与学校的实习成绩是否应该挂钩:有21人选择不应该,工作和学习是两码事,不应该用工作表现来评价实习成绩,占27.27%;有34人选择应该,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顶岗工作,工作表现自然应该反映在实习成绩中,占44.16%;有21人选择实习成绩的评定不应只看工作表现,加上其他考核标准才公平,占27.27%;还有1人选择无所谓,不在乎,占1.29%。
13)最想在实习中获得什么(可多选):有3人选择实习工资;68人选择社会阅历,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有17人选择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和提高;有21人选择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14)家庭成员对顶岗实习的看法:有9人选择在外面实习时间较长,书本知识会慢慢丢掉,不能接受,占11.69%;有60人选择进社会可以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接受,占77.92%;有8人选择只要孩子自己喜欢,怎样随他(她)选择,占10.39%。
2调查结果分析
1)看重专业顶岗实习: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还是相当重视顶岗实习的,而且认为实习岗位应该与所学专业对口,这样的实习才能使他们更多的积攒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2)实习地点偏爱大城市和旅游城市:由于大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天然优势,学生在选择实习地点时还是会优先考虑去这些城市,
3)实习单位的选择上,较偏重酒店,更注重工作内容和实习待遇。虽然学生们选择去旅行社或景区等实习单位的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但还是以选择酒店的居多,其原因与酒店的实习待遇比旅行社等其他单位要高、并且收入稳定有很大关系。
4)实习时间倾向于少于半年,学生普遍认为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接受,因为时间太短无法学到东西,时间太长又不能忍受。从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出学生仍然把实习当作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正式工作的前奏。
5)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期望值和依赖程度较高。希望指导教师予以经常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各种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是调查问卷中集中出现的学生呼声。这集中反映了学生对指导教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认为实习既然是学校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就应该由指导教师解决,想要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
3为达到理想实习效果,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通过调查问卷不难发现,对专业顶岗实习认识不够,想法过于天真是学生们的一个通病,这样势必会造成在现实生活中强烈的挫败感和落差感,从而给顶岗实习的组织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使得学生和校方“双赢”,我们在专业顶岗实习的组织上应做到:
3.1实习前积极预防
技能上的准备:通过日常课程中对酒店技能和旅行社导游业务能力的实践,让学生对两个行业需要具备的技能有概括的了解和比较深入的学习,从而在专业顶岗实习前依据已经了解到的情况,能够目标明确,做出自己的选择。
心理上的准备:通过实习前的实习指导课程,对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说明,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避免产生学生的想法与现实落差太大的情况,从而避免学生在走上实习岗位后强烈的抵触心理。
3.2实习中认真指导
采用定期走访的形式,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并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更好面对实习工作。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3实习后及时总结
实习结束、学生返校后,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予以总结,召集学生开总结会,表扬出色的学生,并通报实习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同时总结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巧,为学生就业理清思路。
只有三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达到最佳实习效果。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3
前言:
1、调查时间:20xx年3月19日星期三
2、调查人员:刘琴、潘婷、幸飞、周小敏
任务安排:潘婷负责旅游资源评价,周晓敏负责资源的开发和建议,幸飞负责资源环境概况,刘琴负责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单体的填写有:潘婷负责黄瓜山和观音山:周小敏负责卫星胡,最后由刘琴汇总。
3、调查地点:永川区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整体旅游资源的调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的目的和意义,及其要点和方法。将课本知识和具体时实践结合起来学习以实现理论实践双提高。
4、调查要求
⑴先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⑵绘制《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⑶选定永川区内重点调查的旅游单体,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逐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调查内容。
⑷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所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赋分、评价。
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自然地理特征
永川区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民热情善良、经济比较繁荣。永川因“护城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永川区处于重庆的西部,距离市中心56公里,距离成都276公里。成渝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全境,长江流经过南端,历为渝西和川东难佳通,通讯枢纽和商贸,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它的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永川区的气候属于韩国典型的季节风气候,夏天和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夏天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高温多湿。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年平均降雨1042.2毫米,平均日照1298.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7天。它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大,品种多,以能源,冶金辅助材料的建筑矿产为主,是我国稀有金属三大富集矿产地区之一。它的农业资源是重庆市农业的重要出口基地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联系市。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为全国特产。永川梨酥脆香甜、畅销西南。然而它的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为游人游览留连之地。永川的.文化底蕴很深厚。永川恐龙,石松化石文明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永川也培养了很多的历史文人。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文化游资源尤为引人注目。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区。
二、交通状况
永川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公交路线采取部分大中城市公交线路编号通用原则,实行3位数编号,百位数代表运行方向:1代表在新老城区运行,2代表在老城区运行,3代表在新城区运行,5代表城区至郊区运行;十位数和个位数代表具体线路序号,新老城区运行12条、老城区运行5条、新城区运行2条,城区至郊区运行5条。纵横交错的交通枢纽,把永川城连接为一个整体。
三、社会经济概况
永川的社会发展很迅速,经济条件成熟,在20xx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3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长18.5%;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0.26亿元,增长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城镇化率达到52.8%。这样也表明了永川的线状是很乐观的。从永川旅游资源的社会条件来说它的交通十分的便捷它有菜园坝汽车站,陈家坪汽车站,朝天门汽车站到达永川。它周边的交通很发达,现代大城市加速拓展,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新建化工路西段、荫山路、中河坝滨河南路,开工建设内环东路、外贸校段道路改造工程。交通连接成都四川以及贵州等地区。然而四川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经济条件很成熟,马上即将开通的火车道路打开了以往旅游者为坐车久而烦恼,又因为成都的人也很喜欢外出旅游,所以也为永川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从永川历史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山水风光资源来看,文化与旅游资源相当丰厚、分布密集,遗址、景点众多,多个时期的文化相互交叉重叠,融为一体,很多都是旅游开发的首选之地。永川恐龙,石松化石文明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永川也培养了很多的历史文人。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为全国特产。永川梨酥脆香甜、畅销西南。中华梨村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活动。
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永川区作为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它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真山真水,自然不失美丽。旅游资源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旅游独特的产品优势正在形成在配合国家的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之上,永川也开始注意到了形成自己的旅游优势和自己所创立的特色,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力度,在自己的特色旅游产品,旅游区和成熟旅游景区域热线的开发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发展。但就其开发利用情况来看,大多仍然处于原生态状态,尚未开发利用,即使开发利用,也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数旅游点基础设施很不完善,景区景点的管理也不是很完善。例如:永川茶山竹海,黄瓜上风景旅游景区都是永川的人文旅游特色资源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旅游的需求和审美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永川区的一些旅游资源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人为修饰,如乐和乐都主题公园,与原有的静态自然的美相对,体现一种动态的灵动。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人前来观看,特别是家庭旅游。但大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很不成熟。如茶山竹海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安全系数不高;淞既古镇管理维护不到位,使它显得破败不堪。
第三章旅游资源单体报告
本次实习调查了永川区神女湖、望贤公园、茶山竹海、松溉古镇、石笋山、兴龙湖、桂山公园。其中神女湖、观音山、望贤公园、兴龙湖是实地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见附图。
(1)望贤公园
类型:FAD
分布位置:重庆永川红河大道与人民大道交汇东南
项目规划用地124500平方米,计划投资约5000万元。东临海棠香国古城区,南接兴龙大道,西接两所高等学校校区,北望古典浪漫的神女湖公园,是永川展现“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永川”的形象门户。该公园既有古昌州文化与现代气息的融合,又富有特色人文书画名人古迹的文化背景,是充分展现永川人文历史,金石雕刻、书法诗韵的文化休闲公园。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4
活动时间: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
活动地点:xx市确定景点,xx省确定景点,xx省确定景点
参加人员:xxxx
活动形式:调查问卷、访问
活动主题:提高旅游文化素养,促进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
活动宗旨:维护旅游环境,不仅是旅游景区的荣幸,更是旅游者的荣幸!
摘要:具有不同环境意识的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本次活动主要是针对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和景区环境保护措施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认为不同的环境意识和景区保护措施对景区环境保护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字:景区环境保护,垃圾,景区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意识
一、调查活动过程
根据事先的安排,我们团队的四个成员分别在xx市、xx省、xx省的各个景点进行参观,然后在景区内展开环保调查。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我们每个人在各个景点分发10份进行问卷调查。除个别游客也因为某些原因不愿配合外,绝大多数游客都认真填写了问卷。
我们的问卷有以下这些:
您平时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吗?A.很关注B.偶尔关注C.一般D.很少关注E.基本上不关注
2.您注重旅游景点的环境质量吗?A.注重B.还好C.无所谓
3.您认为一个景区吸引你的是什么?A.优美的环境B.热情的服务C.独特的风格D.其他
4.您对去过的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是否满意A.满意B.还好C.不满意D.无所谓
5.您认为各旅游景区危害较大的是哪些问题?(可多选)A.垃圾污染B.水污染C.空气污染D.噪音污染E.光污染F.超规模接待旅客G.其他
6.您在景区内会乱扔垃圾吗?A.经常B.偶尔C.没有
7.若在景区内看到有掉在地上的垃圾,你会主动捡起吗?A.会B.不会C.看情况
8.当附近没有垃圾箱的时候,你会如何处理手头的垃圾?A.就地扔了B.先不扔,等看到垃圾箱时再扔到垃圾箱去C.看情况
9.但你看到景区有乱扔垃圾,或者是其他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的行为,你会怎么做?A.上前去友好组织,并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B.直接去景区管理处举报C.微博这一行为D.不予理会
10.您认为应该制定法律法规对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吗?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
11.您认为景区的环保工作目前应该改善哪些方面?(多选)A.垃圾处理B.水道清洁C.改善空气质量D.对旅客的环保意识的教育E.其他(请注明)
12.您认为景区当地政府是否意识到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保工作的迫切性?A.是,感觉极强烈B.感觉一般C.没有什么感觉
13.您认为有必要在旅游区开展环保宣传吗?A.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
14.你愿意当一名环保志愿者吗?A.愿意B.不愿意C.无所谓
15.您对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请写下)
二、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第1题A占30%,B占45%,C占20%,D占5%
第2题A占75%,B占22%,C占3%
第3题A占65%,B占5%,C占29%,D占1%
第4题A占8%,B占75%,C占9%,D占8%
第5题A占90%,B占50%,C占35%,D占35%,E占20%,F占62%,G占10%
第6题A占1%,B占85%,C占14%
第7题A占16%,B占33%,C占51%
第8题A占1%,B占82%,C占17%
第9题A占17%,B占8%,C占25%,D占50%
第10题A占87%,B占5%,C占8%
第11题A占87%,B占56%,C占37%,D占81%,E占7%,
第12题A占15%,B占70%,C占15%
第13题A占98%,B占0%,C占2%
第14题A占77%,B占9%,C占14%
从数据上来看,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高,环保意识不够强烈,而对于旅游景点的环境却很看重,并且对景点环境保护的满意程度不够高,大多数认为还好。旅游景点的优美环境是旅游者前往的主要因素,景区的污染危害主要在于垃圾污染、水污染和超规模接待游客。游客在景点内随地扔垃圾的情况并不频繁,即使附近没有垃圾箱也不会随处扔,但大多数对于阻止他人乱扔垃圾的行为却不予理会,并且看到的垃圾并没有主动捡起。占87%的人们认为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认为当地政府部门对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的意识不够高,觉得景区的环保工作应该在垃圾处理和水道清洁方面加强,同时有必要在景区内开展环保宣传来加大对游客的环保意识教育。而大多数人都愿意成为环保志愿者,也有一部分人是随波逐流,只有少部分人不愿参加。由于时间问题,最后一个题目大多数人没有填写,因此也不好做分析。
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与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对于景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教育与培训
环境保护教育应当列入全民基础教育行列,最好从幼儿教育开始,使下一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二、景区资源分级保护
以保护景区整体生态环境为基础,着重景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将整个景区划分为若干级保护区,同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生态系统保护
(一)人的因素
人是自然界的过客,是风景区的客体,也是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规划区内村民居住点应限制规模扩大及人口增长,尤其应限制人口机械增长。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景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以规划的环境容量为依据,严格控制风
景旅游区的建设规模。根据景点容量控制,对人流进行合理疏导和分流,避免客流在某一景点的过多集中。
(二)水域
水是整个风景区的灵魂所在,水量和水质直接影响到风景区的景观质量,系统的保护水域是维持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取积极保护措施,并结合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管理,对流域内造成环境污染的村民居住点进行治理、搬迁。景区服务中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污水应经污水处理厂处理集中排放,定点、定区、定向排放,不得违反排污规范。同时严格控制产生新的污染点。
(三)动植物资源
景区现状植被覆盖较好,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丰富植物种类,加强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有效地保存植物物种资源,保证风景区绿化的’多样性。建立绿色走廊,搞好防护林带建设,做好防火工作。防治景区内竹木的病虫害,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四、环境保护规划
(一)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控制目标:Ⅰ类地区Ⅰ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控制标准:水域功能为Ⅰ类,水质标准为Ⅰ级。
3、噪声:分区域、分功能控制噪声。昼间噪声,酒店服务区不大于50db(A),生活服务区和旅游区不大于55db(A)。
(二)加强环境保护管理
1、风景区建立环境监测中心,随时监景区的环境质量,以便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强化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环保宣传工作,指定风景区的环境治理技术措施并指导实施、监督执行。
2、按照环境保护目标对策一致的原则,划定若干级环境保护区进行管理。
3、建设环境保护设施
(1)建设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站、公厕,健全环卫机构,完善环卫设施。
(2)因地制宜修建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严格控制排放标准。
三、活动感想
对于此次活动的顺利完成我们都觉得非常欣慰。因为是暑假的原因,我们活动的时间较长,并且在活动的期间也可以参观了解景区情况,这是一件比较轻松的社会实践。美中不足的就是要面临强烈的高温天气。即使气温很高,但是我们的活动热情并没因此不减少,参加调查问卷的人们也非常积极的配合,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感谢!此次活动不仅是我们成员增加了对景区环境保护的意识,更提高了我们在交际与表达方面的能力,在与陌生人交流时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是调查者积极参与配合。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5
(一)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24日
(二)调查地点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扎达盖公园
(三)调查人员
(四)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1.通过本次的调查,详细的了解旅游资源的调查手段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此次调查,掌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达到学以致用。
2.详细学习和运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进行评分从而进行判定。
(五)旅游资源调查要求
1.从指导老师手里拿到旅游资源分类表,粗略了解表中种类和填写事项。
2.实地游览并根据实地情况填写旅游资源分类表。进行整理。
3.根据实地的考察进行讨论,找出有点并加以规划和利用,找出缺点来进行改善。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4.完成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
扎达盖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路与北二环路交汇北路东,区域与厂汉板镇,攸攸板镇相接。属回民区管理。(二)交通状况
扎达盖公园临近交通网健全。北有呼包高速路,外地游客到达便利。南有通道北路直达市中心。且附近与北二环路交汇,方便抵达市区内任意位置。(三)自然资源
扎达盖公园自然资源丰富,园内有扎达盖河穿过,也形成了扎达盖湖,河湖边芦苇丛生,造就了丰富的观光游憩旅游资源。同时,园内有可观的动植物资源,草地和以松树为主的林地面积大。并有喜鹊栖息地供游人观赏。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200mm到400mm之间,四季景观不同。地处城市边缘,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良好。(四)人文资源
扎达盖公园以扎达盖河穿过得名,而该河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扎达盖,蒙古语意为宽阔,扎达盖河即宽阔的河。它的本身就是一部呼和浩特市的通史。另外,园内有设有广场,凉亭,阁楼,塔式建筑等人文建筑,游览价值高。其次,扎达盖公会在设计伊始就设有老年活动中心等公众文化设施,还在发展中规划了钓鱼点等游览设施。人文旅游资源数量极多。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和历史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扎达盖公园中流趟着的扎达盖河原来并不是现在这个模样,它有三个源头:一个是公主府东边的大水泉,一个是公主府西边的小水泉,还有一个是新、旧两城中间姑子板申村(现巴彦塔拉饭店一带)的水泉。公主府东边的水泉较大,人们叫它大府河槽水公主府西的水泉较小,人们叫它小府河槽水姑子板申的泉水东西流向,穿过从前清时期归化营的营坊(现回民区营坊道)门前,经礼拜寺巷到小教场、牛桥东河沿、城隍庙的霸王桥,而后与大府河槽水主流相汇,人们叫营坊门前水。其余的水和营坊门前水小府河槽水在天主堂和北茶坊关帝庙南边合流,汇集成了扎达盖河。
道光、咸丰、同治(1821年至1874年)统治的半个世纪中,扎达盖河两岸成了南迎里府客和北接外藩财的商业闹市区。道台衙门两面临河,衙署四周密植杨柳。乾隆至道光时,即已长成合抱之木。每天拂晓,庆凯桥附近非常幽静。早起的人们,漫步桥上,凭着石头桥栏,耳听淙淙的流水声,远眺道台衙门树梢上的弯月,别具一番风光。朋苏召和乃莫齐召则被绿树环绕,清风掠过。树枝忽高忽低,召庙忽隐忽现,使人仿佛看到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仙境。于是,石桥晓月和六桥溪柳,便把扎达盖河两岸描绘成一幅色彩淡雅赏心悦目的图画。
民国18年,绥远建省遇到特大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成群的饥民,跑进城里抢食。民国19年,阎、冯联合反蒋,挑起中原大战,归化城失业青年被补征入伍。民国20年,傅作义将军出任绥远省主席后,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归化城的商务中心,已由扎达盖河两岸,移到了小南街一带。那里烟土店林立,绥远省的军政机关,都指望
xxxx税款开支,归化城的各行各业,亦全靠xx周转维持,加之皮毛牲畜来源由蒙古国、新疆缩小到乌、伊两盟和阿拉善旗,整个扎达盖河沿岸店铺房院,都成了外强中干的空架子。
1949年9月19日,归绥和平解放,各族人民重见天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蒙、汉、回等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医治战争的创伤,文明代替了恶俗,扎达盖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1959年,蜈蚣坝山洪暴发水流湍急,汹涌的洪水不仅冲毁了曾经重修了几次的庆凯桥,而且淹没了庆凯、太平两条大街及河东岸的营坊道、通道街。灾后,党和政府给受灾居民都盖了新宿舍,又将坝沟的水完全引入孔家营以西的五里沙河。在扎达盖河中、上游修建了好多桥梁,方便了人们来往行走和车辆运输;沿河则砌筑了石堤,加固了原来的土堤,以防山水再次泛滥
呼和浩特市成立之后,扎达盖公园所处位置被规划为呼和浩特市公路管理局苗圃,占地600亩,后在2009年9月正式归于园林局。改建为公园,原苗圃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但是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公园因东临扎达盖河,扎达盖公园因此得名。改建后的扎达盖公园是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009年呼和浩特市发布的《2009年到2020年总体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三轴、四核、六带的城市规划理念,将扎达盖河规划到六带中。从此之后,扎达盖公园开始了飞速发展。2010年呼和浩特市xxxx提出了归森和新亮美绿净畅的发展口号。扎达盖公园迎来了多次建设。建设之后,扎达盖公园设计主要以生态园林为指导,突出时尚性、生态性、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力求塑造令人耳目一新的集现代化与传统、艺术与自然、优雅与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式生态型休闲公园,使城市社会与自然体系间建立美好的依从关系,为游客创造享受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态空间。公园依据不同功能,将公园划分为四大景区:人工湖景区、健身娱乐区、生态景观区、采摘区。主要的景点有很多,包括:木亭、芳草亭、果园、人工小岛、主入口广场、次入口广场、林荫广场、庭院广场,其中还有一些特色的商店。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6
实践时间:2014年11月28-29日
实践地点:网络、学校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藏以其古老的历史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圣地,有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优势,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西藏名胜古迹众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拉萨河、八角街、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等等。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这也是吸引我们小组做本主题调查分析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了西藏旅游的现状,思考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们对西藏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概况
通过我们小组成员调查统计,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问卷客观数据显示,利用寒暑假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较多,因为此次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居多;40%的被调查者的经济水平低于中等经济水平,一般人群的月收入大约在1500-5000元,只有近10%的被调查者的收入大于5000元。多数被调查者的出游频率在每年1-3次左右且旅游动机大多为休闲度假与观光;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的旅游动机为增长知识、探亲访友和公务出差。同时,火车仍然是人们出游西藏的首要选择。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过程中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近50%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朋友推荐和旅游书籍来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而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旅行社、旅游达人的微博、微信等方式获取旅游信息的较少,只有少数旅游者会选择在专业的旅游论坛来获取旅游信息。同时,多数被调查者向往青藏高原的自然风景、布达拉宫的文化名迹和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人文风俗。
被调查者主观意向显示,过半的被调查者对西藏旅游最关注的服务要素是住宿和餐饮,还有一部分人关注交通方式、导购与娱乐方面。西藏旅游也存一些问题,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路线表达不清楚、特色介绍不明确;同时,还存在住宿、饮食介绍不全面、超过费用预算等问题。被调查者希望景区在游客安全及旅游指导、便民设施、旅游点的景点维护和相关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宾馆、餐厅等方面做足准备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而且可以令景区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查中发现以及存在的基本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有待提升:
所谓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日前山南地区大部分景区没有过硬的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建设投入渠道单一,旅游产业发展还停留在原始阶段。
2.基础薄弱,观念保守:
西藏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基础薄弱,所以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相对落后,更无力去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部分地区自我封闭的经济观念根深蒂固。
3.远离客源市场,受地理环境制约
西藏地处“地球第三极”,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是很便利,交通费占旅游费用的主要部分,西藏远离国际和国内主要客源市场,虽具有独特的.民俗,但路途遥远险恶,高原反应严重,成为制约其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
4.旅游业投入不足,政策性依赖过强。
西藏经济在对资金的分配利用上倾向于传统产业,且对旅游业认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业景点开发滞后,宣传力度不够。
四、今后的建设方向或应该采取的措施
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高效益的产业,没有有效的投入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日前在山南地区召开的旅游产业研讨会上,地区行署副专员普布顿珠一针见血地指出:“山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大部分景区没有过硬的基础设施。”这严重阻碍了山南旅游业发展,因此,要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改善和提升旅游发展条件放在首位。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所提出建议如下:
1、加强对西藏旅游的宣传促销,以增加游客数量
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地的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加以改进。据香港旅游协会资料,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传投资,可增加123美元的旅游收入。西藏也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宣传工作,每年划出一部分经费,其来源可从政府税收拨款,另一方面也可督促有关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宣传费用,把宣传工作做好。对主要客源地,宣传应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因为不同的客源地有不同的爱好,西藏对客源地则可以“文化古迹、民族特色、宗教圣地”等为宣传侧重点。在宣传方式上,也宜采取多样化,如通过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各行业交流会、缔结友好城市、组织友好访问团、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各种图文并茂的印刷宣传品进行宣传。
2、加强西藏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个要素。西藏对旅游设施的资金投入比较少,设施不全,导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比如,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客运能力差,在旅游旺季长期处于紧张运营状态。可见便利的交通对西藏旅游业的贡献非同小可。另外,基础设施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卫生条件差、公交车秩序比较乱,关于这一点,很多被调查者都曾提出意见。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内的通病,这一点在西藏也不例外,旅游商品往往缺乏统一标准,且中外旅客有别。旅游消费品则品种单调,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西藏要想发展好旅游业,必须在改善这些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力度。
3、加强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创新
围绕西藏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将西藏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世界五大旅游时尚产品分别为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海洋旅游和沙漠旅游,而西藏在这五中里占了三种,这是先天优势,应该充分利用。比如在西藏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名人或探险家走过的路线,利用西藏的民族节日,利用处在边境的条件,设计专题、专项旅游项目:文成公主路线游、唐蕃古道游、体验藏历年(望果节、雪顿节)游等
4、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对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因此,西藏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重视旅游旺季、重大节日等特殊时期的安全保障问题,关注可能影响游客生命的环境因素,加强对旅游设施的安全管理和检查,注重提高安全管理部门人员专业素质,努力帮助游客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特别要让风景点所属的主管政府部门负起应有的责任。
5、充分利用西藏文化条件,加强对西藏古老文化的保护
知识除来自课堂书本外,更多的来自于实践活动中,这也是中国古人追求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旅游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历史、地理、文学、民俗风情、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民族文化更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源泉。与此同时,在旅游活动开放性的允许下,在西藏,不同文化背景人群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给西藏带来丰厚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对西藏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给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甚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带来影响,特别是原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外来游客的冲击下发生异化,传统习俗、服饰、生活方式、举止行为等会在不经意中发生改变甚至消亡。
6、加强核心景区建设,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推动西藏旅游业快速发展,必须把打造旅游品牌作为重要突破口。山南各县、各级旅游部门在景区打造、包装推介上应学习兄弟地市的成功经验,围绕雍布拉康、桑耶寺、藏王墓、拉姆拉错神湖和羊湖做文章,推出叫得响、名气大的核心旅游景区。发展山南旅游,精品路线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游客,提起山南,知道的仅仅是几个“第一”,来山南旅游基本上当天到当天回,没有像样的特色路线。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投入,集中力量打造精品线路,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着力推动全地区旅游产业整体上水平。山南要依托藏源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利用高原生态旅游资源,建设高原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以勒布红色旅游资源,建设山南一流红色旅游板块;依托雍布拉康、桑耶寺宗教文化资源,建设国际知名宗教文化旅游板块;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建设沃卡温泉等休闲旅游板块;依托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湿地、峡谷、民俗等地质构造和文化资源,建设雅鲁藏布江风情旅游板块。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7
实践时间:20xx年-2-月-7-日至20xx年-2-月-12-日共-6-天
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近几年来,华侨新村公寓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物质生活也越来越殷实,但是居民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和人们的生活状况成相应的比例,不过现在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现象大有好转。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这种现状,我将对面前坡居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做出调查。
一、居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经过和部分居民的谈话采访中了解到,以前人民对法律这个名词很陌生,认为这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因为当时的人们生活并不很富裕没有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如何增强法律的意识,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好。加上大部分居民没有什么事情会牵及到法律方面的事情,就算是遇到问题也不会对簿公堂{法庭}觉得去法院的事情一定是见不得人的事,怕邻居怕其他社区内的人民的闲言闲语。总结以上种。种原因便导致了居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和陌生。不过在近几年中社区的委员会通过一些方法和途径提高了人民法律意识,使得人民对法,对法律拉近了距离。我总结了居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如下:
(一)千年传统思想和现代思维的交织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传统封建的也是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制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左”的思想的影响,现在的大部分居民的思想依然是属于封建的,一些封建的不开放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产生有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例如在建国初期人民对毛的崇拜,出现了“两个凡是”。十年的正是人民对法的意识不足才会酿成惨剧。某种程度上现在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认为“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但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以前社区的居民不会没有主动去了解如何提高个人的法律意识,也就是居民觉得法律离他们很遥远。不需要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同时在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时不会通过法律去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对一些法制机关的不信任。这说明了法制机关自身的发展不足和人民的交流很少导致公民的不信任还是选择私了。从这方面讲,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之路才刚刚起步
(三)不断提高的意识
在一些破旧的思想存在的同时,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在社区委员会的努力下,居民的权利意识慢慢苏醒。居民对权利的认识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居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人们对权利的主张要求日益强烈,权利的主张范围在不断扩大。人民也会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身权益,这也表明人们已习惯于寻求法律援助的救济方式。近年来,居民的意识不断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二、居民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开展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社区会组织大量法制教育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在实践中提高居民法律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在社区中,社区图书室、德育活动室等都是举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在德育活动室内展览一系列关于法片,法律知识来扩展人民对法律的进一步认识。此外社区可以举办收看法制讲座,让居民参加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模拟法庭”,使法制教育得以延伸。可以在社区的宣传栏定期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提供法律咨询处
在社区里有提供法律咨询的地方,在平常生活中居民如何遇到关于法律上的困难,可以咨询社区的法律人员,那里可以无条件帮助居民了解法律的过程和法律的知识,从而保护人民的自身利益。提供帮助人的人可以更加了解法律可以帮助人民,而受帮助的人也能从法律中获益,这个方面是一个深入民心的切实的办法。
(三)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种涉及面最广、运用最多、影响最大的途径。所谓大众传播就是通过某种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向众多对象传递思想和观点的过程。例如居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这种通过用看,听,读的过程让居民更加觉得通俗易懂,所以只要居民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就能产生迅速广泛的影响,同时极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和氛围,使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异向,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思想道德上,要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全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建设要努力培养“四有公民”,并且要在全体公民中广泛进行“道德规范进万家”和遵纪守法宣传活动,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使群众懂得公民的权利、义务和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促使他们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进而达到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目的。
三、居民法律意识提高的意义: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和公民自觉遵纪守法、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在调查中我发现近几年,近几十年中在社区的不断努力下,华侨新村公寓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在改变,从原来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从原来的被动变成了如今的主动,从原来的消极到积极,说明了居民在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和措施中,法律意识不断的增强,对自己权利的意识也在苏醒,居民的精神生活也相应的提高,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也不断完善自身,保护自我,既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我从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公民应该加强法律意识的思想,这不仅仅是对华侨新村公寓区的居民带来深刻的意义,更是对社会,对司法机关,对司法人员,乃至政府人员的意义,对此,我的总结如下:
(一)居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的时候人们的思想道德,法律基础也在相应的提高,居民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国家的整体法制建设也会随之强大起来,但是居民的法律意识不高,人们的法制思想淡漠,就会作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在危害自己的同时也会危害社会,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也要带动全社会的法制建设。
(二)法律意识在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如果执法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会表现出执法素质差,执法水平低,就会造成执法不公、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现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法律也无济于事。法律意识是国家司法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法律,准确、及时适用法律的必要因素。司法人员在办案中,如果是不知法、不懂法或者对法律作出歪曲理解,那么势必会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司法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三)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要求。因此,公民能否自觉守法,做到依法办事,在很大程度上,与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当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他们就能认识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禁令都是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联的,就能做到自觉守法,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则相反。
(四)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在实现依法治国、严格依法办事中,具有重要作用。报告中指出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而实现依法治国,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正确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在平常生活中,在报纸上经常看到的一些中高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把党和人民赋予给他们的权力,作为自己贪污、腐败的专用工具,视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利益而不顾,铤而走险,最终走上不归之路,他们带给自己身边的班子成员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共同犯罪与集体犯罪,在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往往起到了主要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法大于权,而不是权大于法。因此,领导干部,尤其是主管政法的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是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实现依法治国的现实前提。
在建国以来的实践中,我慢慢的明白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公民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只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涨了,依法治国之“船”才能真正地高起来。
我认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责任,是全社会的一个责任,是大家的责任,我们大家应该共同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提高学习修养,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主义道路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站内容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反馈。